[实用新型]一种组合便携式水环境污染灾害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37977.7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8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锋;程婷婷;肖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锋;程婷婷;肖佳楠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7/00;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佰智蔚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5 | 代理人: | 王砚雷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便携式 水环境 污染 灾害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便携式水环境污染灾害监测装置,包括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以及与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电极,还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浮箱,多个浮箱上弹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防水壳体,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设置在防水壳体内,电极穿过支撑板延伸至浮箱下方的水面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连接的浮箱支撑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于水面上,通过电极进行检测,使得水环境污染监测场景多样化,且不受水流冲击的影响,不会对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造成损害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组合便携式水环境污染灾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矿山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大部分。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对于水环境污染的监测一般手段为水源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也有通过将微型水环境污染检测仪通过浮球等漂浮在水面进行实时监测,但是,现有技术的浮球等漂浮物受水流冲击的影响较大,容易使微型水环境污染检测仪沾水,影响微型水环境污染检测仪的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便携式水环境污染灾害监测装置,通过相互连接的浮箱支撑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于水面上,通过电极进行检测,使得水环境污染监测场景多样化,且不受水流冲击的影响,不会对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便携式水环境污染灾害监测装置,包括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以及与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电极,还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浮箱,多个浮箱上弹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防水壳体,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设置在防水壳体内,电极穿过支撑板延伸至浮箱下方的水面内。
浮箱用于支撑起在需要监测的河流、湖泊水面上的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多个浮箱能够增大本装置的整体浮力,浮箱之间相互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防止浮箱之间受水流影响分散浮力,影响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在浮箱上的漂浮高度,防水壳体用于保护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不进水,也起到防潮的效果,防水壳体上端设置有较小开口,可以用于伸出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的接收信号的装置,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与检测用电极电性连接,通过电极探入水面进行数据的采集,不使用时,将支撑板取下,并将多个浮箱的连接处拆除,便于收纳和运输。
作为优选,多个浮箱的外表面为塑料材质箱体,内部填充有泡沫,浮箱的多个侧面设置有多个连接环,相邻浮箱的连接环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为圆环。
作为优选,多个浮箱上端面分别固设有塑料板,塑料板上固接有弹性连接支撑板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通过连杆与支撑板下端连接。
塑料板设置在浮箱上端面,用于连接缓冲弹簧,减少缓冲弹簧与浮箱的接触,影响浮箱的使用寿命,风力和水流的冲击对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会造成一定影响,缓冲弹簧用于缓冲风力和水流的冲击对浮箱的冲击,进而减少对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的影响。
作为优选,多个塑料板上分别设置有套筒,缓冲弹簧设置在套筒内。
套筒对缓冲弹簧的下部起到周向限位的作用,减少缓冲弹簧受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以及支撑板的重力影响出现晃动。
作为优选,支撑板的下端面固接有多个圆筒,圆筒的内径大于连杆的最长宽度,连杆插设在圆筒内。
多个连杆插设在对应圆筒内,起到支撑板稳固安装在浮箱上方的作用,不使用时将支撑板和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一起取下,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极的检测孔,检测孔内设置有电极保护筒,电极穿过电极保护筒向下延伸。
作为优选,防水壳体一侧开设有线孔,用于穿设水环境污染监测控制器与电极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锋;程婷婷;肖佳楠,未经李文锋;程婷婷;肖佳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7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