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37348.4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周成华;张青锋;丁增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包括壳体、安装板、进线断路器以及交流接触器,其中,安装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进线断路器位于壳体内且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面,交流接触器位于壳体内且安装在安装板的另一侧面,交流接触器与进线断路器电连接,使得进线断路器与交流接触器背靠背安装,该布局能够充分利用壳体内部的空间,提高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节省壳体的高度以及宽度空间,降低整机材料成本和现场占地及施工等成本,也便于在壳体内部进行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主要是用来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与我们也越来越紧密。现有充电桩的交流侧为了便于接线,通常将进线断路器与交流接触器安装在安装板的同一侧面上,并且在安装板上上下排布或者左右排布,此种布局较占用充电桩壳体的高度(上下排布)空间或宽度(左右排布)空间,使得安装板的另一侧面闲置,造成充电桩壳体深度方向空间的浪费,使得壳体尺寸加大,成本增高,同时可能造成壳体内部接线空间不足,造成现场安装接线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能够充分利用壳体内部的空间,提高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节省壳体的高度以及宽度空间,降低整机材料成本和现场占地及施工等成本,也便于在壳体内部进行接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桩,包括:
壳体;
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进线断路器,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以及
交流接触器,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面,所述交流接触器与所述进线断路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桩还包括:
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交流接触器以及所述进线断路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连接铜排呈Z型,所述连接铜排的一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电连接,所述连接铜排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与所述进线断路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线断路器包括断路器进线铜排、断路器本体以及断路器出线铜排,所述断路器本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断路器进线铜排以及所述断路器出线铜排,所述连接铜排的一端与所述断路器出线铜排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进线铜排、接触器本体以及接触器出线铜排,所述接触器本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接触器进线铜排以及所述接触器出线铜排,所述连接铜排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器进线铜排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铜排的两端分别朝向各自接线的所述断路器出线铜排和所述接触器进线铜排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铜排为软铜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固定板,所述交流接触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侧面,所述交流接触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线断路器位于所述壳体内靠近底部的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桩还包括:
支撑座,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7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取力功能的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分离器的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