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大数据共享的智慧校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35363.5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天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G01G19/44;G07C9/29;G07C9/37;G06F3/041;G16H80/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汇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1 | 代理人: | 黎敏强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龙***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共享 智慧 校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共享的智慧校园设备,属于智慧校园设备技术领域,该基于大数据共享的智慧校园设备包括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柜,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远离智能控制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体重秤,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靠近智能控制柜的后面固定连接有主机,所述智能控制柜的中部开设有置物槽。该基于大数据共享的智慧校园设备,在受到撞击时,底部支撑板进行支撑不容易被撞倒,并且在底部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挡板,可以避免学生不注意从侧面直接撞击到智能控制柜和主机,对学生和智慧校园设备均进行保护,来避免学生和设备受到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慧校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共享的智慧校园设备。
背景技术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经检索,在中国公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2435588.4中,公布了一种智慧校园设备,包括箱体、底座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箱体下端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末端安装有底座,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连接杆相连接,并且连接杆上端安装有挡板,所述箱体外表面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末端与箱门相连接,并且箱门内表面安装有风机,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上端与连接板相连接。该智慧校园设备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在学生玩耍时容易撞到发生倾倒造成损坏,并且该智慧校园设备不能基于大数据对学生的体重变化进行记录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智慧校园设备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在学生玩耍时容易撞到发生倾倒造成损坏,并且不能基于大数据对学生的体重变化进行记录分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共享的智慧校园设备。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共享的智慧校园设备,包括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柜,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远离智能控制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体重秤,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靠近智能控制柜的后面固定连接有主机,所述智能控制柜的中部开设有置物槽,所述智能控制柜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触摸显示屏,所述智能控制柜的上端远离触摸显示屏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指纹识别模块和校园卡识别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槽的开口处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械控制锁。
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槽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置物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锁。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有六个,六个所述支撑腿呈矩形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板和挡板的侧棱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包边,所述防护包边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柜的侧面和主机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板和挡板均由铸铁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底部支撑板和挡板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护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天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天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5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工作范围的叉车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猪食槽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