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性水脱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32355.5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0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根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博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水脱烃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酸性水脱烃装置,该酸性水脱烃装置包括:颗粒物过滤器、低压脱气罐以及抽空增压机;低压脱气罐设置有酸性水入口以及酸性气出口;颗粒物过滤器的入口端与酸性水源连通且出口端与酸性水入口连通,酸性气出口端与抽空增压机的入口端连通,抽空增压机的出口端用于与酸性气处理装置的入口端连通。通过在低压脱气罐的入口处设置颗粒物过滤器,从而对流入低压脱气罐内的酸性水进行有效地过滤,减少酸性水中的颗粒物进入至低压脱气罐内,提高低压脱气罐的在线运行周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石油化工行业中的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酸性水脱烃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及其产品中存在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在常减压、催化裂化、延迟焦化、重整预加氢、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加工过程中,会通过高温裂解、催化裂化、催化加氢等反应生成H2S和NH3。这些反应生成H2S和NH3 最终会进入各炼油装置所排的酸性水中。酸性水属于有毒、高污染物浓度废水。炼厂酸性水汽提装置普遍采用蒸汽汽提的方式,将酸性水中的H2S、NH3 分离出来,降低酸性水中的H2S及NH3的浓度,经汽提得到净化水再排到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来自炼油厂各装置的酸性水都溶解一定量的轻烃,酸性水烃含量一般在 1000~10000mg/l。这些轻烃如果不从酸性水中脱除,会使酸性水汽提装置汽提产出的酸性气带烃,影响后续硫磺装置的操作及产品质量。目前炼厂酸性水汽提装置普遍在酸性水贮罐前设置酸性水脱气罐,通过闪蒸的方式,脱除酸性水中溶解的轻烃,脱出的气体进入低压瓦斯管网或者酸性气火炬。
酸性水脱气罐通常用充氮气或充燃料气和排火炬分成控制,为保证酸性气能够排至火炬,酸性水脱气罐的操作压力一般控制在150kPa(g)~250kPa (g)之间。该操作压力远大于酸性水来源处塔顶分液罐的压力,如焦化装置和催化装置分馏塔顶分液罐的压力一般为50kPa(g)~100kPa(g),并且温度和酸性水来源处塔顶分液罐的温度基本一致,这使得酸性水中溶解的轻烃不能有效闪蒸出来,酸性水脱气罐基本没有脱气效果。当未经有效脱气的酸性水进入后续的酸性水储罐时,由于压力降低到接近常压,溶解在水中的烃类气体和部分H2S、NH3会释放出来,产生的大量有毒的含烃气体从罐顶排出,轻烃无法回收,不但会产生硫化物污染和VOCs污染,而且对酸性水储罐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酸性水中还存在焦粉等颗粒物,若不及时进行过滤,会对酸性水脱气罐造成磨损,降低酸性水脱气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性水脱烃装置,该酸性水脱烃装置能够对焦粉等颗粒物进行过滤,避免对低压脱气罐造成磨损,提高低压脱气罐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提供一种酸性水脱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水脱烃装置包括:颗粒物过滤器、低压脱气罐以及抽空增压机;
所述低压脱气罐设置有酸性水入口以及酸性气出口;
所述颗粒物过滤器的入口端与酸性水源连通且出口端与所述酸性水入口连通,所述酸性气出口端与所述抽空增压机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抽空增压机的出口端用于与酸性气处理装置的入口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颗粒物过滤器构造为使得:能够过滤掉50μm-3mm的颗粒物。
可选地,所述抽空增压机的所述入口端的压力在2~10kPa(g)之间,所述抽空增压机的所述出口端的压力控制在100-300kPa(g)之间。
可选地,所述酸性水脱烃装置还包括酸性水泵以及污油泵,所述低压脱气罐设置有脱气酸性水出口和污油出口,所述脱气酸性水出口与所述酸性水泵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污油出口与所述污油泵的入口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低压脱气罐包括脱气罐本体,所述酸性水入口以及所述酸性气出口均设置于所述脱气罐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博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博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2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