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配置试剂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32112.1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5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强;杨雨薇;李依睿;林睿涵;张晶晶;叶晶鑫;金银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3/20 | 分类号: | B01F3/20;B01F13/02;B01F15/00;B01F3/08;B01F1/00;G01N21/77;G01N21/33;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丹磺酰氯 衍生 溶液 配置 试剂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配置试剂瓶组件,用于对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进行溶解操作,能够同时保证了丹磺酰氯的避光、隔氧和恒温,大大提高了生物胺检测的灵敏度,包括容纳有预定冰水的敞口外瓶、容纳有预定溶剂的配制内瓶以及鼓泡器,鼓泡器包括鼓泡压力容器和容器阀门,鼓泡压力容器容纳有预定气体,鼓泡压力容器位于配制内瓶的内腔的底部,容器阀门位于配制内瓶的外部且容器阀门用于控制鼓泡压力容器向预定溶剂中进行鼓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配置试剂瓶组件。
背景技术
在对食品中生物胺的测定过程中,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是必需的,其与食品中的生物胺发生衍生反应生成可以被紫外检测器检测的物质,以便辅助生物胺的有效测定。
在配置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时应同时考虑避光及防止被氧化,以使丹磺酰氯不被氧化或者光解而影响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的有效性,同时还需保持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稳定地保持在一定低温状态,以防止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防止被氧化,从而有效保持生物胺检测的灵敏度。
但目前为止的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因为要经过多次移转动作完成,因此,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光照、氧化还是温度升高,都很难被彻底地避免,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生物胺检测的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配置试剂瓶组件,能够同时保证了丹磺酰氯的避光、隔氧和恒温,大大提高了生物胺检测的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配置试剂瓶组件,用于对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进行溶解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敞口外瓶,容纳有预定冰水;配制内瓶,容纳有预定溶剂,并且部分配制内瓶设置在预定冰水中;以及鼓泡器,包括鼓泡压力容器和容器阀门,鼓泡压力容器容纳有预定气体,其中,鼓泡压力容器位于配制内瓶的内腔的底部,容器阀门位于配制内瓶的外部且容器阀门用于控制鼓泡压力容器向预定溶剂中进行鼓泡。
优选地,预定溶剂的液面相对于配制内瓶的底部的高度在配制内瓶的高度的2/3以内,并作为溶剂高度,配制内瓶的表面具有可拆卸设置的液面观察窗,液面观察窗相对于配制内瓶的底部的高度范围为配制内瓶的高度的4/5至5/6。
进一步地,对应溶剂高度的配制内瓶的外表面满贴有遮光膜。
优选地,配制内瓶包括内瓶盖和内瓶体,内瓶盖盖合设置在内瓶体上,内瓶盖具有与内瓶体的内腔连通的出气通道和用于控制出气通道相对于外部环境开放或者封闭的通道密封小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因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配置试剂瓶组件包括容纳有预定冰水的敞口外瓶、容纳有预定溶剂的配制内瓶以及鼓泡器,鼓泡器包括鼓泡压力容器和容器阀门,鼓泡压力容器容纳有预定气体,鼓泡压力容器位于配制内瓶的内腔的底部,容器阀门位于配制内瓶的外部且容器阀门用于控制鼓泡压力容器向预定溶剂中进行鼓泡。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保证了丹磺酰氯的避光、隔氧和恒温,大大提高了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对生物胺检测的灵敏度。
2.因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定溶剂的液面相对于配制内瓶的底部的高度在配制内瓶的高度的2/3以内,配制内瓶的表面具有可拆卸设置的液面观察窗,液面观察窗相对于配制内瓶的底部的高度范围为配制内瓶的高度的4/5至5/6,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从外部观察到配制内瓶的内部,而且还能够通过拆下液面观察窗向预定溶剂内加入预定抗氧化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丹磺酰氯衍生剂溶液配置试剂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2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