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心脏磁共振检查负压固定检查垫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31892.8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5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 地址: | 23003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心脏 磁共振 检查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心脏磁共振检查负压固定检查垫,包括柔性外壳;所述柔性外壳之内设置有颗粒状固体;所述柔性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充放气口;所述充放气口通过连接气管与气泵相连接。所述颗粒状固体为医用软质颗粒状固体。所述充放气口上设置有气接头。通过气泵可以柔性外壳之内进行充气和抽气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心脏磁共振检查负压固定检查垫,具有可以通过抽气将患者固定于所述检查垫中且能够将患者的体形维持较为长久的时间以便于二次检查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医用心脏磁共振检查负压固定检查垫。
背景技术
心脏磁共振(CMR,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是一种无创性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软组织分辨率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其扫描视野大且无电离辐射,可以进行任意平面的成像,可以在一次影像学检查中对心脏的形态、功能及心肌活性进行评价,且测量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好。近年来CMR迅速发展,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在欧美国家,CMR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完成一次CMR的检查的时间40~60分钟,检查者需要在保持身体尽量不动的情况下配合呼吸运动进行检查,同时怀疑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做运动负荷诱发检查时需要两次检查前后患者的体位在同一位置。目前CMR临床应用中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案:使用气垫或者海绵垫尽可能固定检查者CMR成像中的位置,但由于CMR检查时间偏长,检查者较长时间躺着MRI检查床上难以避免身体僵硬等会导致身体不自主改变体位,造成CMR扫描诊断的伪影。对于运动负荷诱发患者CMR两次检查位置不一致在影响图像质量的同时会影响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肌病效能。
申请号为20132009566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做核磁共振检查充气垫器具,采用设置了腿部定位凹槽的充气垫。该申请的方案有利于对腿部的固定和保护,更适宜于患有关节炎或髋关节积水的患者的检查。但是,该方案并很难保证让患者两次检查的体位位于同一位置,且上述专利设计仅用于下肢关节的磁共振扫描,亦无法应用于其他部位的检查。
因此,提高CMR检查时患者的舒适度,避免身体僵硬等引起的位置移动造成的扫描伪影,从而精准诊断是本负压固定检查垫器具临床使用后解决的主要临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医用心脏磁共振检查负压固定检查垫,以使得患者在做心脏磁共振检查时能够确保固定体位、提高检查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心脏磁共振检查负压固定检查垫,其包括柔性外壳1;所述柔性外壳1之内设置有颗粒状固体2;所述柔性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充放气口3;
所述充放气口3通过连接气管4与气泵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心脏磁共振检查负压固定检查垫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柔性外壳1为透明外壳。
所述颗粒状固体2为医用颗粒状固体。
所述颗粒状固体2为软质颗粒状固体。
所述充放气口3上设置有气接头。
所述气接头上靠近所述颗粒状固体的一侧设置有网状过滤装置。
所述柔性外壳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根连接带。
所述柔性外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魔术贴6。
所述柔性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密封拉链。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1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穿戴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泵组合导向稳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