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充填材料压缩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27670.9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9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帅;杨仁树;李永亮;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8 | 代理人: | 王淑静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充填 材料 压缩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充填材料压缩试验装置,涉及固体充填材料力学性质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上围设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围设的空间形成填料空间,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分别用于模拟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第二侧板用于模拟开切眼煤壁,第四侧板下部铰接于底板上,第四侧板在加载机构的推动下,朝向第二侧板绕底板转动,改变与底板的夹角,模拟实际充填过程中夯实机构以不同夯实角向固体充填材料施加侧向夯实力。基于该实验装置得到的实验结果,可较准确地反映出固体充填材料在实际充填开采中的力学性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充填材料力学性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受夯实角和工作面采高影响的固体充填材料压缩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大规模的垮落法采煤,对煤炭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给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一)煤炭损失严重: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等“三下”压煤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探明的损失量高达142亿吨;同时区段间也有一定的煤柱损失。(二)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煤矿在开采煤炭时产生了大量的矸石固体废弃物,其排放量约占煤炭产量的10%~15%,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外排堆存在地表,形成矸石山;矿山固体废弃物地面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与危害、侵占良田以及会导致次生灾害。(三) 矿山开采带来严重的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地下水大量流失、地表塌陷。
鉴于垮落法开采引起的上述问题,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即为充填开采,而充填开采中应用最多、材料来源最为广泛的为固体充填开采。在固体充填开采工艺中,固体充填材料的力学性质在充填效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对充填材料的力学性质测试基本上都是采用侧限压缩试验,即利用具有一定刚度的钢筒作为装料装置,如图1所示;再利用电液伺服压力机通过活塞对固体充填材料进行压缩,测试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质。这种装置操作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反应固体充填材料力学性质。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过程中发现:当前为研究固体填充材料力学性质开展的侧限压缩试验,并不能较为真实地模拟实际充填过程中充填材料所表现出的力学行为(即实际受力状态),致使现有的侧限压缩试验结果并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固体充填材料在实际充填开采中的力学性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考虑受夯实角和工作面采高影响的固体充填材料压缩试验装置,能较为真实地模拟实际充填过程中充填材料的实际受力状态,使得基于该实验装置得到的实验结果,可较准确地反映出固体充填材料在实际充填开采中的力学性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充填材料压缩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围设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围设的空间形成填料空间,用于模拟采空区,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分别用于模拟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二侧板用于模拟开切眼煤壁,所述第四侧板上部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上,且在与第二侧板的连线方向上可移动,所述第四侧板下部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四侧板外侧用于连接加载机构,在所述加载机构的推动下,所述第四侧板朝向所述第二侧板方向绕所述底板转动,以改变与底板的夹角,用于模拟实际充填过程中液压支架上的夯实机构以不同夯实角向固体充填材料施加侧向夯实力。
可选地,所述第四侧板为可伸缩结构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顶部分别设有用于接高的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的弹性模量大于固体填充材料的弹性模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为高强度钢板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7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换向器的可调速电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导流叶片叶型抛光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