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7576.3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林;金真;张晖;夏海燕;陆锦花;朱海峰;金君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华豪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8B9/09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燕宏伟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反应 | ||
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包括一个反应釜,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釜中的喷淋装置,所述反应釜包括一个釜体,一个设置在所述釜体中的反应室,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反应室上端的原料管,一个连接在所述反应室上端的进水管,一个设置在反应室上端的固体进料口,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室下端的出料管。本高效复配反应釜通过进水管和环形喷淋管的双重进水,进水管保证快速进水量,环形喷淋管的双向喷淋针对散在反应室内壁或者搅拌装置上的固定料进行二次喷淋溶解,加快反应效率,而且清洗时也能够对反应室内壁或者搅拌装置进行针对清洗,增强清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现在的反应釜在复配反应中添加固态物料中,一般从反应釜上端的进料口直接倒入反应室中的反应液中溶解反应,但是反应釜使用较为湿润,固态物料倒入后容易粘附在反应室内壁以及搅拌结构上,导致混合效率低,而且反应室后期清洁时,反应室内壁以及搅拌结构仍留有残液,清洁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包括一个反应釜,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釜中的喷淋装置,所述反应釜包括一个釜体,一个设置在所述釜体中的反应室,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反应室上端的原料管,一个连接在所述反应室上端的进水管,一个设置在反应室上端的固体进料口,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室下端的出料管,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且设置在所述反应室上端内壁的环形喷淋管,至少三个开设在所述环形喷淋管的外环壁上的外喷淋孔,以及至少三个开设在所述环形喷淋管的内环壁上的内喷淋孔。
进一步地,所述釜体呈胶囊状,包括一个筒状外壳,一个设置在所述筒状外壳的上端的上弧形盖,以及一个设置在筒状外壳的下端的下弧形座。
进一步地,所述外喷淋孔的开孔方向以环形喷淋管的中心为轴径向向外。
进一步地,所述内喷淋孔的开孔方向朝向环形喷淋管的中心轴径向向内且竖直向下。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进料口设有一个分料筛篮。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釜体上端的驱动电机,一个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且伸入反应室的搅拌轴,以及至少四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搅拌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个流量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通过进水管和环形喷淋管的双重进水,进水管保证快速进水量,环形喷淋管的双向喷淋针对散在反应室内壁或者搅拌装置上的固定料进行二次喷淋溶解,加快反应效率,而且清洗时也能够对反应室内壁或者搅拌装置进行针对清洗,增强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高效复配反应釜所具有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高效复配反应釜包括一个反应釜10,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釜10中的搅拌装置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釜10中的喷淋装置30。可以想到的是,本高效复配反应釜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冷却组件,输送组件,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华豪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华豪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7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