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电极覆膜的放电单元、离子风空气净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25211.7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6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莫维昌;王高春;王百根;邵鑫钧;张慧芝;金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8/192 | 分类号: | F24F8/192;F24F8/30;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徐晶晶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放电 单元 离子 空气 净化器 | ||
一种内电极覆膜的放电单元、离子风净化器,其中放电单元包括两个表面镀有第一非金属介质的电极,并镶嵌在第二非金属介质内,第二非金属介电常数大于第一非金属介电常数,从而在第二非金属介质表面形成电场的放电空间。放电单元设有布风风道,使得风强制通过放电表面。离子量的控制系统,包括与放电单元相连的放电控制器和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相连的气体检测模块,放电单元的输入电压和运行时间根据气体检测模块输出的气体中的浓度进行自动调节。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离子密度、提高稳定性、降低能耗和降低臭氧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化系统领域,尤其涉及内电极覆膜的放电单元、离子风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空气除尘机或空气净化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常用的离子风净化器存在离子密度低、效果不稳定(结露易坏)、能耗偏高、臭氧浓度高等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电极覆膜的放电单元、离子风空气净化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电极覆膜的放电单元、离子风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离子密度低、效果不稳定、能耗偏高、臭氧浓度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电极覆膜的放电单元,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电极覆膜的放电单元,包括两个电极,两个电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外接电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两个电极表面均匀镀有第一非金属介质,并镶嵌在第二非金属介质内,所述第二非金属介质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非金属介质的介电常数大于第一非金属介质的介电常数,从而在第二非金属介质表面形成放电空间。
由于采用镀有第一非金属介质的电极被镶嵌在第二非金属介质内的方式,第一非金属介质的介电常数比第二非金属介质的介电常数小,两者的介电常数差异会使得在第二非金属介质表面形成较大电场的放电空间,从而提高放电密度及离子密度;另外,电极镶嵌在第二非金属介质内,结露时露珠通过的电流很小,这种微电流能够产生很小的热量,把露珠缓慢蒸发干,从而避免急热导致的非金属介质爆裂,提高稳定性。
可选的,两个电极之间最短间距为2mm~10mm之间。
可选的,所述两个电极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可选的,所述两个电极之间不在一条直线上但相互平行。
可选的,所述电极的材质为不锈钢、铜或铝的一种。
可选的,第一非金属介质的介电常数在3~9之间,第二非金属介质的介电常数在9~100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非金属介质的材质为氧化铝、氧化硅、云母、玻璃、氧化锆中的一种,第二非金属介质的材质为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锰、氧化钴中的一种。
可选的,第一非金属介质为致密性膜或多孔性膜,第二非金属介质的形状为致密性板或多孔性板。
可选的,第一非金属介质的厚度在0.1mm到3mm之间。
可选的,第一非金属介质与第二非金属介质之间没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离子风空气净化器,所述离子风空气净化器内包括一个或相互独立的多个上述的放电单元,每个放电单元通过导线与高压电源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风机、风道,放电单元置于风道的出风口处,且放电单元表面设有若干布风风道,使得气流经过风机后强制通过放电单元表面,放电基本单元表面气体流速在2-10米每秒之间,并且气体在离子风空气净化器内停留时间在0.5秒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5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