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21927.X | 申请日: | 202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蕊;杨中舒;郝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高微微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抽气机构和旋转出气机构,除尘箱体的同侧开设出气孔和抽气孔,抽气机构固定于除尘箱体的一侧、且抽气端与抽气孔连通,旋转出气机构固定于除尘箱体上、且出气端与出气孔连通;该除尘装置通过旋转出气机构,使得进入旋转头间断分气口的压缩空气输出为间歇高频转换的气流,吹出高频间歇的风,作用在卷材上的效果为高频振动的,使得卷材表面的粉尘异物漂浮,通过抽气机构除去粉尘异物,克服了气流层粘力,提高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电池的生产工程中对粉尘管控要求严格,特别在卷芯之前的生产工序,在极片和隔膜中如混入金属粉尘,则会导致电池短路导致电池报废及自放电打影响电池品质及安全。现有使用的除尘装置在吹气时为持续直吹,无法克服气流层粘力,除尘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非接触除尘装置,克服了气流层粘力,提高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接触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抽气机构和旋转出气机构,除尘箱体的同侧开设出气孔和抽气孔,抽气机构固定于除尘箱体的一侧、且抽气端与抽气孔连通,旋转出气机构固定于除尘箱体上、且出气端与出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出气机构包括固定于除尘箱体上的电机和设置于除尘箱体中的旋转出气组件,电机的输出端穿过除尘箱体通过联轴器与旋转出气组件的固定端连接,旋转出气组件的出气端与出气孔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出气组件包括旋转头、旋转连接件和气管,气管的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旋转头连通、另一端与除尘箱体上开设的空气接口连通,空气接口外连通压缩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连接件上设置多个间断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箱体中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与除尘箱体内壁固定连接形成的空间用于设置旋转头,第一隔板和相邻除尘箱体的侧板之间形成第一抽气空间,第二隔板和相邻除尘箱体的侧板之间形成第二抽气空间,第一抽气空间和第二抽气空间均分别与抽气机构的抽气端连通。
进一步地,除尘箱体分别在第一抽气空间和第二抽气空间的位置开设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出气机构为3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除尘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非接触除尘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头旋转,使得进入旋转头间断分气口的压缩空气输出为间歇高频转换的气流,吹出高频间歇的风,作用在卷材上的效果为高频振动的,使得卷材表面的粉尘异物漂浮,通过抽气机构除去粉尘异物,克服了气流层粘力,提高除尘效果;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抽气和出气进行隔开,避免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抽气和出气未隔开造成气流在除尘箱体中直接紊乱,使得最终对卷材除尘效率低下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转出气机构在除尘箱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出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出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除尘箱体,2-抽气机构,3-旋转出气机构,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一抽气空间,7-第二抽气空间,11-出气孔,12-抽气孔,13-空气接口,31-电机,32-旋转出气组件,33-联轴器,321-旋转头,322-旋转连接件,323-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19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快插式电源箱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防护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