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槽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0825.6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6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汪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昌华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槽体 组件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槽体组件。上述的线槽体组件包括线槽体、盖板以及线缆固定件,线槽体开设有容纳凹槽、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与容纳凹槽连通,容纳凹槽用于容纳线缆束;盖板盖设于线槽体开设有容纳凹槽的一侧;线缆固定件分别穿设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线缆固定件用于固定线缆束。上述的线槽体组件,由于线缆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在线缆束装槽时,将线缆束理顺并通过线缆固定件固定于容纳凹槽内,避免线缆束容易散乱或零乱地放置于线槽体内,使容纳凹槽内的线缆束通过线缆固定件紧密地固定于容纳凹槽内,解决了盖板不容易盖设于线槽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束固定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槽体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槽体组件的线槽体内装配有多根并排的线缆束,当线缆束的数目达到线槽体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数目时,盖板不容易盖设于线槽体;退一步地,即便将盖板盖设于线槽体,由于线缆束本身的弯折性,线缆束容易散乱或零乱地放置于线槽体内,且盖板受线缆束的挤压应力的作用,容易出现盖板局部拱起甚至与线槽体裂开分离的问题,进而使线槽体组件的整体美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线槽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线槽体组件,包括:
线槽体,所述线槽体开设有容纳凹槽、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均与所述容纳凹槽连通,所述容纳凹槽用于容纳线缆束;
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线槽体开设有所述容纳凹槽的一侧;
线缆固定件,所述线缆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线缆固定件用于固定线缆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连线方向与所述线槽体的延伸方向存在预定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夹角为5°~8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夹角为45°~6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槽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
所述第一固定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并与所述线槽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套设于所述线缆固定件;
所述第二固定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并与所述线槽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套设于所述线缆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均为弹性套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固定套本体和第一凸台部,所述第一固定套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并与所述线槽体连接,所述第一凸台部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套本体和所述第一凸台部均套设于所述线缆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套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套本体和第二凸台部,所述第二固定套本体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并与所述线槽体连接,所述第二凸台部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套本体和所述第二凸台部均套设于所述线缆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套本体与所述第一凸台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第二固定套本体与所述第二凸台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昌华,未经汪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0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土地勘察的无人机摄像头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巧便捷式园林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