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0462.6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望;李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谢嘉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底座,底座的同一面上至少具有两个散热区;每个散热区上均设置有与底座连接多个鳍片;同一散热区上的鳍片之间的间隔相等;不同的散热区上的鳍片之间的间隔不相等。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其能在同一散热器上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以及自然风冷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的压接式散热器、型材散热器、铲齿散热器,它们的散热鳍片都是呈等距分布排列的。根据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不同,现有的散热器可分为强制风冷散热或者自然风冷散热两种类型。但产热元件其表面的热量并不是均布的,即可能存在某一部分热量堆积较多,而另一部分则热量堆积较少的情况。这样一来,若采用现有的强制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对于热量堆积较多的部分可以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但对于热量堆积较少的部分而言,则会造成浪费,但若采用自然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则会导致热量堆积较多的部分散热不足,对产热元件带来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其能在同一散热器上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以及自然风冷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散热器,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同一面上至少具有两个散热区;
每个散热区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连接多个鳍片;同一散热区上的鳍片之间的间隔相等;不同的散热区上的鳍片之间的间隔不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具有两个散热区;两个散热区分别为第一散热区以及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上的鳍片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二散热区上的鳍片之间的间隔。
进一步地,底座与鳍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鳍片的材质均为铜或均为铝。
进一步地,不同的散热区上的鳍片均沿同一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区上的鳍片与第二散热区上的鳍片沿同一方向设置,且第一散热区上的鳍片与第二散热区上的鳍片首尾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与散热区相对的一面为平面,且平面上设置有导热硅脂。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同的散热区上的鳍片之间的间隔不相等,所以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让鳍片间隔较小的散热区位于产热元件热量堆积较多的地方,并在该散热区设置风扇进行强制风冷散热;让鳍片间隔较大的散热区位于产热元件热量堆积较少的地方,鳍片之间的间隔较大所以可进行自然风冷散热;即上述设置方式使得同一个散热器能同时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以及自然风冷散热,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并实现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另一实施方式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散热区;12、第二散热区;2、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0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无线传输智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架空式接地汇流排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