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9620.6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7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B01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器 气液分相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具体涉及气液分相器的消泡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柱、主壳体、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主壳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主壳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主壳体顶端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主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刮沫机构,所述主壳体一侧底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主壳体外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刮沫机构,传动轮在第二伺服电机与皮条的转动下联动滚筒,并以传送带上均匀固定的刮板对主壳体内部顶端的浮沫层进行刮除,提升装置消泡效率,且不似搅拌装置那般易再次气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相器的消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制备某种气、液或固态化学物质时,常对其原材料进行气液或固液分相收集,而在初次分离后所得的液体常存在浮沫较多,液体不纯等问题,常需对其进行消泡处理。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仅以水泵对箱内液体进行冲击或搅拌以消除泡沫,可如此便存在再次气泡的问题;
(2)传统的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仅以壳体内部搅拌或超声震荡,难以对顶层的浮沫进行撇除;
(3)传统的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常将浮沫、气泡与液体直接排除,而忽略其可过滤后循环利用的特性,较为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未对去除液体进行过滤后再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包括支柱、主壳体、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主壳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主壳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主壳体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主壳体顶端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主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刮沫机构,所述主壳体一侧底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主壳体外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
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主壳体外部另一侧的顶端,所述过滤箱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部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出液管上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过滤箱与三通管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由第一伺服电机、滤盘、固定杆、活动块和螺纹杆组成,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主壳体外侧的底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活动连接有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滤盘,且滤盘与螺纹杆呈同心圆排列。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螺纹杆处于同一垂直面。
优选的,所述刮沫机构由滚筒、第二伺服电机、皮条、传动轮、刮板和传送带组成,所述传动轮活动连接在主壳体外部顶端的两侧,所述传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传动轮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皮条,所述传动轮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滚筒,且滚筒的一侧之间设置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刮板,且刮板皆呈等间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氘气发生器气液分相器的消泡结构不仅实现了防止二次起泡,实现了对顶层的浮沫进行撇除,而且实现了过滤后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9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理科样品低温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聚碳酸酯板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