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18761.6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3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宏;赵铱民;谢瑞;白石柱;董岩;赵雯;吴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C9/00 | 分类号: | A61C9/00;B29C6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安文龙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成型 个别 托盘 材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材料,包括贴合在成品托盘内的蜡衬、贴合在蜡衬上表面上的塑料隔膜以及贴合在塑料隔膜上表面上的光固化树脂片。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省初印模和初模型所需耗材,降低制作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口义齿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材料。
背景技术
无牙颌(口内不存在天然牙)的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时,需要制作终模型,制作终模型的过程具体包括:步骤1,通过患者第一次就诊,以成品托盘先制取初印模,灌注出普通白石膏模型,称之为初模型;步骤2,在初模型上填除倒凹,画线,随后以光固化树脂片(或自凝树脂)制作适合于患者的印模托盘,称之为个别托盘;步骤3,通过患者第二次就诊,以个别托盘通过边缘整塑,制取精细印模,称之为终印模,然后灌注超硬石膏模型,称之为终模型或工作模型(下文中统称为终模型)。最后在终模型上制作全口义齿。
因此,无牙颌的患者获得一个终模型,就诊次数多,制作过程繁琐,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省初印模和初模型材料以及降低制作成本的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口内成直接型个别托盘材料,包括贴合在成品托盘内的蜡衬、贴合在蜡衬上表面上的塑料隔膜以及贴合在塑料隔膜上表面上的光固化树脂片。
进一步地,所述蜡衬、塑料隔膜、以及光固化树脂片的形状尺寸均相同。
1)本实用新型在患者口内直接制作个别托盘,使得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即可制取终印模,相比现有技术患者少就诊一次,同时省去初印模和灌注初模型操作过程;具有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省初印模和初模型所需耗材,降低制作成本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蜡衬有效起到支撑光固化树脂片作用,同时能有效防止光固化树脂片与成品托盘粘连;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蜡衬和光固化树脂片之间设置塑料隔膜,有效防止光固化树脂片与蜡衬粘连,便于固化后的光固化树脂片顺利从蜡衬上取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个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蜡衬,2-塑料隔膜,3-光固化树脂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材料,包括贴合在成品托盘内的蜡衬1、贴合在蜡衬1上表面上的塑料隔膜2以及贴合在塑料隔膜2上表面上的光固化树脂片3。
该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患者牙槽嵴尺寸,选择与患者牙槽嵴匹配的成品托盘。
步骤2:取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材料置于步骤1中所述的成品托盘上,按压光固化树脂片3、塑料隔膜2以及蜡衬1,直至与成品托盘贴实,随后将多余的光固化树脂片3、塑料隔膜2以及蜡衬1用剪刀修剪掉。
步骤3:将步骤2中修剪后的光固化树脂片3、塑料隔膜2以及蜡衬1连同成品托盘一同放入60-70℃热水中1~2min软化,后一同旋入患者口内,压实后旋出;将旋出后的光固化树脂片3距离边缘2~3mm处进行标记并以刀片切除。
步骤4:将步骤3中切除后的光固化树脂片3连同蜡衬1、塑料隔膜2以及成品托盘一同放入光固化灯内固化3~5min,固化后将光固化树脂片3用刀片从蜡衬1上翘下,翘下后的光固化树脂片添加把手后,即为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
综上所述,利用该口内直接成型个别托盘材料,在患者第一次就诊时既可在口内直接制作个别托盘,并利用其进行终印模制取。如此,患者只需一次就诊就可以完成终印模。也可省去初印模和灌注初模型操作过程。不仅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也节省了初印模和初模型所需耗材,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8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隔热防护结构
- 下一篇:牵伸绕线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