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体摆药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8002.X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0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俐;任向芳;曹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俐 |
主分类号: | B65D25/04 | 分类号: | B65D25/04;B65D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徐炫 |
地址: | 417500 湖南省娄底市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一体 摆药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摆药框。一种新型一体摆药框,包括摆药框本体,框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框体上设有至少三个漏水孔;框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分隔框体的隔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一体摆药框,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此设计在框体内设置可拆卸的隔板,通过隔板不仅可对药品起支撑固定作用,还可将不同药品进行分隔放置,便于护理人员对药品进行查对,提高了摆药框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摆药框。
背景技术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静脉输液是临床中较为常用及广泛的护理操作,其临床价值已被公认,每个科室都配备了相应的治疗室,用于操作配置药品,药品的摆放也成为了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步,药品配置完成后,如果不对药品进行固定,则易导致药品倾斜后受污染,也无法保证药品的无菌状况;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静脉输液用药量也随之不断的增加,为避免用药错误,每日摆药后,护理人员还需再次查对药品,且许多药品是小支针剂,极易在摆药及查对过程中滑落到地上造成药物损坏,然而现有的摆药框往往采用塑料方框,药品固定效果不佳、药品摆放空间不足、药品防护效果不佳,不利于药品的查对,不能满足护理人员的使用需求,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还需找床号,较为繁琐,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一体摆药框,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一体摆药框,包括摆药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药框本体包括纵截面呈长方形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所述框体上设有至少三个漏水孔,至少三个所述漏水孔呈均匀排布在所述框体的底面上;
所述框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分隔框体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部的两侧均设有片状凸起,所述框体的内壁的两侧上均设有用于卡入所述片状凸起的第一卡槽;
所述框体的前部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横截面呈劣弧状。
所述片状凸起与所述隔板采用一体化结构。
优选,所述隔板为四个,四个所述隔板将所述框体均匀分隔为五个腔室。
所述框体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的塑料框体。
所述框体的前部设有用于插入床号牌的插槽。
所述框体包括前部框体、后部框体,所述前部框体与所述后部框体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中部的上侧;
靠近所述前部框体与所述后部框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转动板的长度均小于所述框体的下部的宽度;
所述前部框体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立柱,以所述第一立柱作为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部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转轴孔,所述后部框体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另一侧部的第二卡槽;
所述后部框体的底面上设有第二立柱,以所述第二立柱作为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部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转轴孔,所述前部框体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另一侧部的第三卡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一体摆药框,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此设计在框体内设置可拆卸的隔板,通过隔板不仅可对药品起支撑固定作用,还可将不同药品进行分隔放置,便于护理人员对药品进行查对,提高了摆药框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俐,未经王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8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锈剂配比生产用原料称重装置
- 下一篇:磨盘固定片热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