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7943.1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3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平;洪国权;吴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智睿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纱线 捻度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本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包括:基座;旋转夹纱机构,适于对纱线进行夹持并旋转;和夹持触动机构,触发旋转夹纱机构松开或夹住纱线;以及控制模块,通过夹持触动机构控制旋转夹纱机构夹持纱线并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持触动机构对旋转夹纱机构夹持纱线或松开纱线进行控制,夹持触动机构由顶升驱动装置和顶杆组成,采用顶升驱动装置驱动顶杆按压旋转夹纱机构中的触点实现转夹头的开闭,夹纱控制方式简单可靠,并设有定位机构,可对旋转夹纱机构进行零位定位,保证顶杆能准确按压触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加捻是使多股细纱线沿轴向扭转而相互抱合成粗纱线的工序。多股细纱线每扭转一周称为一个捻回,捻度是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量,纱线的捻度对纱线性能和纺织品的外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生产中需要对纱线的捻度进行测量。
全自动纱线捻度仪多采用退捻加捻法测量捻度,测量时需要用旋转夹头将纱线夹住,先按退捻方向旋转纱线使其退捻伸长,再按加捻方向旋转使纱线恢复原长,从而得到捻回数,进而根据长度变化计算出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量,即捻度。目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的夹纱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导致工作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自动纱线捻度仪工作的稳定性和捻度测量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以解决全自动纱线捻度仪夹纱装置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包括:基座;旋转夹纱机构,其设置在基座上,适于对纱线进行夹持并旋转;和夹持触动机构,其设置在基座上,触发旋转夹纱机构松开或夹住纱线;以及控制模块,其与旋转夹纱机构和夹持触动机构电性连接,通过夹持触动机构控制旋转夹纱机构夹持纱线并旋转。
进一步,所述旋转夹纱机构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支架和电机;转筒,其设置在支架上,由电机带动旋转;以及转夹头组件,其固定在转筒一端,受夹持触动机构触发而松开或夹住纱线;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机电性连接,在转夹头组件夹住纱线后通过电机控制转夹头组件旋转。
进一步,所述转筒开设有凹槽;纱线经过转夹头组件及凹槽向后延伸。
进一步,所述转夹头组件包括:壳体,其朝上开设有Y型缺口;夹块,其通过一转轴设置在Y型缺口的竖直部;自锁弹簧,与夹块的上部配合以使夹块在默认状态时处于夹持状态,即闭合Y型缺口;动触点,与所述夹块的底部配合,当动触点受力时,所述夹块呈开启状态,即Y型缺口打开。
进一步,所述夹持触动机构包括:顶升驱动装置,其设置在基座上;和顶杆,其与顶升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控制模块与顶升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控制顶升驱动装置驱动顶杆触发所述动触点。
进一步,所述自动夹纱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适于在动触点处于最低位时向控制模块发送零位信号。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光电开关;和零位杆,其与旋转夹纱机构同步旋转,适于在动触点处于最低位时触发光电开关;所述控制模块与光电开关电性连接,接收到零位信号后,使旋转夹纱机构停止旋转,使夹持触动机构能够使旋转夹纱机构松开纱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全自动纱线捻度仪夹纱装置工作不稳定的问题,设置夹持触动机构对旋转夹纱机构夹持纱线或松开纱线进行控制,夹持触动机构由顶升驱动装置和顶杆组成,采用顶升驱动装置驱动顶杆按压旋转夹纱机构中的动触点实现转夹头的开闭,夹纱控制方式简单可靠,并设有定位机构,可对旋转夹纱机构进行零位定位,保证顶杆能准确按压动触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智睿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智睿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7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