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系式海底观测悬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7591.X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75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日魁;吴加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18;B63G8/24;B63G8/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系式 海底 观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系式海底观测悬台,包括浮球、悬台和底框;浮球与悬台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一链索;悬台的底面设有观察传感器和遥控释放器,遥控释放器与底框之间连接有第二链索,遥控释放器用于在接收指令后解除与第二链索的连接;底框上设有配重块和平衡侧翼,多个平衡侧翼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底框的周侧,平衡侧翼具有往悬台方向转动的预设翻转角度范围;所以配重块实现了悬台的下沉,而浮台则减缓了下沉速度,而且此时平衡侧翼自适应进行翻转,则可保证悬台的受力平衡,从而确保悬台下沉过程的平稳,以避免出现倾覆现象,同时着陆后侧翼自动漂浮离开,以减少观测平台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观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锚系式海底观测悬台。
背景技术
在进行海洋科考时,经常要对海底的某个目标物进行长期连续的观测。由于深海区域人类无法达到,即使目前的深潜器能达到,也无法进行长期的停留和固定,因此目前对海床基进行科考作业,一般采用投放坐底观测平台,即通过投放三脚架或者四角架装置到海底,架子上安装测量观测仪器和蓄电池装置进行等。多脚架的投放存在较多的技术困难和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投放海床面不平整、或者观测过程中沉积塌陷等均可能会导致架子倾覆,导致科考失败;需要对海底原有目标物进行观测,投放下去的位置点,可能偏离较远而无法观测,也可能刚好砸到目标物而破坏;需要对人造模拟目标物进行观测时候,要同时把多脚架和目标物同步投放下去,多脚架能和目标物按照设计要求着陆的成功率更是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系式海底观测悬台,以解决科考过程中容易出现支架倾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系式海底观测悬台,包括浮球、悬台和底框;所述浮球与所述悬台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一链索;所述悬台的底面设有观察传感器和遥控释放器,所述遥控释放器与所述底框之间连接有第二链索,所述遥控释放器用于在接收指令后解除与所述第二链索的连接;所述底框上设有配重块和平衡侧翼,多个所述平衡侧翼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底框的周侧,所述平衡侧翼具有往所述悬台方向转动的预设翻转角度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上设有多个脱离机构,多个所述脱离机构分别与多个所述平衡侧翼连接,在所述锚系式海底观测悬台着陆时,所述脱离机构用于解除与所述平衡侧翼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离机构包括套管和滑动卸扣;所述套管内设有弹簧,所述滑动卸扣的一端插入所述套管内,所述弹簧用于推动所述滑动卸扣移出所述套管;所述滑动卸扣包括挡板、撑脚、连接杆和卸扣杆;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挡板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撑脚设于所述套管外;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挡板与所述撑脚之间;所述卸扣杆设于所述挡板与所述撑脚之间,所述卸扣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卸扣杆的另一端悬空;所述平衡侧翼包括翼板、连接轴和滑动环;所述翼板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相对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滑动环,所述滑动环套于所述卸扣杆外;所述撑脚的受压用于推动所述卸扣杆往所述套管内移动,所述卸扣杆往所述套管内的移动用于解除与所述滑动环的套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翼板为悬浮材质制成的板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遥控释放器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信号接收器,两个所述信号接收器均用于在接收指令后解除所述遥控释放器与所述第二链索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遥控释放器为接收声学信号的释放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翻转角度范围为0°~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75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生儿暖箱喂养手托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尔费休试剂储藏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