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胸腔镜微创手术的缝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12915.0 | 申请日: | 202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涵;张锐;于洪涛;胡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陈明星 |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胸腔镜 手术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胸腔镜微创手术的缝合器,包括手柄和多级折管,多级折管通过卡紧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手柄的前端,且在多级折管内设置有缝合机构;在使用时,将多级折管的下端伸入患者创口内,医生通过观察传感器的位置,来拉动牵引环带动穿刺针由下而上穿刺将穿刺针从胸腔内层刺出,对患者创口处进行缝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切口疝,切口感染等问题;同时在缝合过程中,将缝合线使用施夹钳搭在搭线孔上,通过穿刺针带动缝合,同时配合施夹钳进行使用,可以通过牵拉缝合线对切口进行牵拉,便于缝合切口,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全过程在电脑监控下实行缝合、缝合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胸腔镜微创手术的缝合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术后缝合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腹壁并发症率有大幅度的下降;开腹手术的腹壁并发症要占到并发症的50%左右,而腹腔镜手术不仅发生率低,而且其程度也较轻,但腹腔镜手术也出现了一些在开腹手术中罕见的腹壁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大部分是由于目前胸腔内层的缝合基本依靠医生的专业水平,经过先压胸使胸腔内层基本贴合再缝合胸壁外层皮肤,无器械可对内胸壁进行缝合,其主要存在如下的缺陷:
第一,受医生的专业水平影响太大,导致有时在内胸壁未完全贴合的情况下完成了胸壁外层缝合,容易出现内胸壁持续出血;
第二,在医生完成压胸后内胸壁完全贴合并成功缝合外胸壁皮肤后,因伤者的特性不同会出现内胸壁无法止血导致持续出血;
第三,在医生完成压胸后内胸壁完全贴合并成功缝合外胸壁皮肤后,内胸壁未进行任何缝合,因伤者动作导致内胸壁间歇性出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胸腔镜微创手术的缝合器,利用本缝合器,可以将穿刺针从胸腔内层刺出,带动缝合线对患者胸腔内层进行缝合,可以有效防止缝合过程中的失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根据外部电脑观察传感器的深度,可以有效的对缝合过程进行观察,具有使用简单、缝合效果好的特点。
一种用于胸腔镜微创手术的缝合器,包括手柄和多级折管,多级折管通过卡紧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手柄的前端,且在所述多级折管内设置有缝合机构;
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牵引环、牵引绳、穿刺针、滑块、复位弹簧和传感器,传感器嵌设在多级折管末端的侧壁中,且在传感器同侧的多级折管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其中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多级折管的末端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滑块连接;所述穿刺针固定设置在滑块上,且与设置在多级折管上的穿刺孔配合使用;所述牵引绳为无弹性牵引绳,其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多级折管内的定滑轮与牵引环连接;所述牵引环设置在多级折管外侧,通过牵引环带动滑块运动;且在所述多级折管上还设置有缝合线牵引孔;
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紧握部、连接槽和卡槽,紧握部设置在手柄的尾部,且在紧握部上设置有指扣槽,所述连接槽为贯穿手柄前部的螺纹槽,卡槽设置在连接槽的下端,且与连接槽连通,与卡紧机构配合使用;
所述卡紧机构包括紧固套筒和设置在多级折管尾端的卡环,所述卡环与卡槽配合卡合,紧固套筒上设置有外螺纹与连接槽配合使用,利用紧固套筒将卡环压紧。
优选的,所述的穿刺针的前端部设置有搭线孔。
优选的,所述的穿刺针在非使用状态下,搭线孔的高度与缝合线牵引孔平齐。
优选的,所述的多级折管的下端面为圆弧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胸腔镜微创手术的缝合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2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式输出无中间轴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咪唑酮生产用车间清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