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引接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12821.3 | 申请日: | 202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盛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82 | 分类号: | H01B7/282;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 地址: | 22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电缆 | ||
一种电机引接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本体与套设于电缆本体外部的密封件;密封件能够沿着电缆本体移动;密封件包括移动套环与固定块,移动套环套设于电缆本体上且能够沿着电缆本体的外壁移动,固定块呈台体状,固定块底面之间设有贯穿的穿孔,电缆本体穿设于穿孔中,固定块的上底面与移动套环的对应侧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下底面与对应电机的壳体外壁正对,固定块的下底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共平面的内层密封圈、静电吸附膜、防水双面胶与外层密封圈,内层密封圈、静电吸附膜、防水双面胶与外层密封圈以电缆本体为圆心成圆周设置,提高了电缆线直接与电机壳体的连接密实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引接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指传导电流的导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电机用电缆当中,对电缆的各项指标要求较高。其中一些密闭防水电机上使用的电缆要求较高,一般采用电缆加护套共同作用将电缆与电机壳体间的间隙填充,以达到密闭防水的效果,整体连接部件较多,且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不足易滑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电机引接电缆,提高了电缆线直接与电机壳体的连接密实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引接电缆,包括电缆本体与套设于所述电缆本体外部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够沿着所述电缆本体移动;
所述密封件包括移动套环与固定块,所述移动套环套设于所述电缆本体上且能够沿着所述电缆本体的外壁移动,所述固定块呈台体状,所述固定块底面之间设有贯穿的穿孔,所述电缆本体穿设于所述穿孔中,所述固定块的上底面与所述移动套环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底面与对应电机的壳体外壁正对,所述固定块的下底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共平面的内层密封圈、静电吸附膜、防水双面胶与外层密封圈,所述内层密封圈、所述静电吸附膜、所述防水双面胶与所述外层密封圈以所述电缆本体为圆心成圆周设置。
优选的,所述静电吸附膜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防水双面胶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缆本体包括从内置外依次包覆设置的导体、绝缘层、编织层与外护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由硅胶与阻燃剂混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编织层为玻璃纤维丝编织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呈圆台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件,当安装电缆时,撕掉防水双面胶与电机正对的一侧的防护膜,推动密封件沿着电缆本体向着电机外壁移动,使得固定块与电机外壁之间通过静电吸附膜与防水双面胶连接,电缆本体与电机直接连接,连接更为牢靠与稳定;其次,固定块与电机的连接面设置双层密封圈,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电缆本体;2.移动套环;3.固定块;4.内层密封圈;5.静电吸附膜;6.防水双面胶;7.外层密封圈;8.导体;9.绝缘层;10.编织层;11.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机引接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与套设于电缆本体1外部的密封件。
密封件能够沿着电缆本体1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盛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盛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2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多功能机瞄体套筒的锻件毛坯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耐高温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