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浴室除雾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6453.1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2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金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00;F24H9/18;F24H9/20;A47G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王文娟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浴室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浴室除雾玻璃,包括由里到外依次贴合排设的集水箱、加热装置和玻璃,加热装置用于控制集水箱内的水温和玻璃的表面温度,集水箱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浴室水龙头相连,第二出水口与热水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墙体与玻璃中间增设集水箱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加热玻璃不仅可以防止玻璃表面起雾,同时还可对集水箱进行加热,集水箱的热水可供加热器进行二次加热,也可直接供人使用,这样既减少热水器的能耗,也可以起到快速加热水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浴室除雾玻璃。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浴室在洗澡时水蒸气大量蒸发,空气中相对湿度快速增大,导致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迅速达到饱和水蒸气压力,从而在镜子表面的玻璃上析出大量水分,影响镜子的正常使用。
目前已有的浴室玻璃除雾专利有在边框设置电风扇,利用热水或者电阻丝对玻璃进行加热以及贴防雾薄膜等方式。其中,现有的在对玻璃进行加热的结构中,加热层于靠近墙体一侧散发出的热量并未被利用;而贴设在玻璃表面的防雾薄膜在长时间使用之后,防雾薄膜的除雾效果会逐渐不再明显;同时,利用电风扇吹风无疑会导致高耗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浴室除雾玻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功能浴室除雾玻璃,包括由里到外依次贴合排设的集水箱、加热装置和玻璃,所述加热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集水箱内的水温和所述玻璃的表面温度,所述集水箱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浴室水龙头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口与热水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阻丝、开关控制器和保温外层,所述电阻丝呈S形设置,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电阻丝控制连接,所述保温外层分别包裹设置在所述电阻丝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边角处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于所述开关控制器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温下的饱和含湿量;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测得的饱和含湿量高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开关控制器通联,所述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测得的饱和含湿量低于预设值时,所述开关控制器断开,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内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开关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集水箱内的水温。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集水箱内的水温低于30℃时,所述第二出水口打开;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集水箱内的水温高于等于30℃时,所述第一出水口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上设有仪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仪表相连,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开关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玻璃的表面温度。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所述玻璃的表面温度高于等于露点温度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保温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内部均采用铂热电阻,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外均设有保护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丝为铜丝,所述保温外层的材质为矿渣棉。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贴合设置在墙体上,所述集水箱与所述加热装置相接的一侧为第一壳体,所述集水箱与所述墙体相接的一侧为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材质具有导热性,所述第二壳体的材质具有保温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墙体与镜子中间增设集水箱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加热玻璃不仅可以防止玻璃表面起雾,同时还可对集水箱进行加热,集水箱的热水可供热水器进行二次加热,也可直接供用户使用,这样既减少热水器的能耗,也可以起到快速加热水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6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