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内壁清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6433.4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8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源伟;杜娟;黄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庄大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08;B08B9/087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刘立烈 |
地址: | 4026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内壁 清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内壁清理结构,包括搅拌筒,搅拌筒底面设置出料孔,对应出料孔设置有出料孔开关装置;搅拌筒内设转轴,转轴的上端穿出搅拌筒外与转动机构连接;转轴外侧连接有横杆,横杆一端设有刮刀;转轴的上部设置有上下往复机构,上下往复机构包括箱体,箱体的外侧与转轴相连,箱体内壁设有齿条,在箱体的内部还设有一圆盘,圆盘与一驱动装置转动相连,该圆盘外侧的一个弧段上设置有轮齿,该轮齿能够和齿条相配合传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搅拌筒的内壁进行周向上的清理,还通过设置了上下往复机构,能够针对搅拌筒内壁的死角部位进行清理,使搅拌筒内壁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地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内壁清理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即为混凝土搅拌装置,而目前的多数混凝土搅拌装置不能清洗内壁,致使混凝土搅拌完毕后,仍有一部分凝结混凝土黏贴在搅拌装置的内壁,如若不及时清理,这些黏贴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混凝土便会凝结,使搅拌装置下一次使用效果变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而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站物料清理装置,存在着在使用后无法及时清理,而且在清洗时很难清除内壁残留混凝土,现有的清理装置需要进行安装清洗装置,耗时耗力,存在清理不完全缺陷,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内壁清理结构,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腔内底面设置有多个向下连通的出料孔,对应所述出料孔还设置有出料孔开关装置;
所述搅拌筒的腔内还设置有一竖向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出搅拌筒外,且转轴穿出搅拌筒的部分与一转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外侧沿周向均匀连接有若干中空的横杆,所述横杆背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刀,所述刮刀一侧设有工业刷槽,所述工业刷槽活动连接有工业刷;
所述转轴的上部设置有上下往复机构,所述上下往复机构包括箱体,箱体的外侧与转轴相连,箱体的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竖向延伸的齿条,在箱体的内部还设有一圆盘,圆盘与一驱动装置转动相连,该圆盘外侧的一个弧段上设置有轮齿,该轮齿能够和齿条相配合传动;所述转轴的下端活动插置在一中空的套管内,套管的下端固定在搅拌筒的腔内底面。
这样,转动机构可以带动转轴做水平方向上的转动,使横杆上的工业刷能够对搅拌筒的内壁进行周向上的清理,同时,还通过设置了上下往复机构,能够针对工业刷与工业刷之间对应的搅拌筒内壁的死角部位进行清理,使搅拌筒内壁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地清理,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设有主水管,所述横杆内部中空且设有支水管,且所述支水管和所述主水管相连通,所述支水管远离主水管的一端插置在刮刀内,且支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这样,通过设置主水管和支水管,可以对搅拌筒内壁便刮除污垢边冲刷,将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筒内壁的清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刮刀与搅拌筒的内腔表面贴合,且所述刮刀与搅拌筒的弧度结构相匹配。
这样,可以更方便清理残留的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工业刷为硬刷结构,且所述工业刷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于工业刷槽内腔一侧,所述工业刷工作时与搅拌筒的内腔表面贴合。
这样,工业刷在工作时,其与搅拌筒内壁表面贴合,进一步清理搅拌筒内的残留混凝土,保证内壁整洁,避免下一次使用搅拌站时造成影响;在搅拌筒进行搅拌作业时,将工业刷收进工业刷槽,使混凝土不会对工业刷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庄大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庄大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6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