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节能型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4809.8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雷;刘磊;钟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雷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28;H02B1/20;H02B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现场 用电 安全 节能型 配电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节能型配电箱,属于施工用电技术领域。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节能型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前端右侧铰接有门板,箱体内部下端开设有伸缩口,伸缩口上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端设有接线端子,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滑块上端通过转轴铰接有撑杆,底座左侧设有丝杆,底座下端四角均固设有支撑柱,箱体和底座左端均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缺口,缺口内部设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撑杆能够在滑块移动时使得箱体倾斜,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在便于工作人员将导线与连接端子连接的同时能够在不使用时利用密封板将伸缩口堵住,避免灰尘进入配电箱内使得电路短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用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节能型配电箱。
背景技术
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以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等“五大伤害”为主,其中触电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6.54%。触电事故之所以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往往认为施工临时用电是临时的,只要能满足施工动力和照明的需要就可以了,而对有关用电的安全防护措施重视不足,对施工用电有关规范标准学习理解不透彻。而客观上建筑工地环境复杂多变,也给施工用电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当使用配电箱时需要将线的一端与配电箱内的接线端子连接,传统的临时配电箱是在箱体下端开设有孔洞便于将导线穿进配电箱内,但是这样会有大量灰尘进入配电箱内部引发短路现象发生,并且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导线从配电箱下侧穿进配电箱内部时,难以将导线端部准确的从孔洞穿进配电箱内,操作较为麻烦,影响工作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节能型配电箱。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节能型配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节能型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右侧铰接有门板,所述箱体内部下端开设有伸缩口,所述伸缩口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箱体下端呈对称设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中部设有密封板,所述箱体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前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通过转轴铰接有撑杆,所述底座左侧设有丝杆,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均固设有支撑柱,所述箱体和底座左端均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缺口内部设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箱体下端右侧与底座上端右侧铰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右侧下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密封板左端上侧与固定板右侧下端挤压接触,所述密封板外壁两侧分别与滑轨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密封板的尺寸大于伸缩口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撑杆上端通过转轴与箱体下端右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丝杆末端贯穿底座左端延伸至滑槽内部并与滑块螺纹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丝杆在转动时能够使得滑块移动,滑块移动能够通过撑杆使得箱体发生倾斜,箱体倾斜后能够使得伸缩口暴露,在重力作用下密封板能够沿着滑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伸缩口被打开,之后在重力作用下固定板能够携带接线端子从伸缩口内伸出,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在便于工作人员将导线与连接端子连接的同时能够在不使用时利用密封板将伸缩口堵住,避免灰尘进入配电箱内使得电路短路。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缺口能够在将导线与连接端子连接后,将导线一侧夹紧固定,避免导线受到碰撞后使得导线端部与接线端子脱离,进而导致用电器通知工作,影响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橡胶垫能够避免导线外壁与箱体和底座硬性接触从而导致导线受损,并且橡胶垫能够增加摩擦力,使得夹紧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雷,未经王长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4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