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4638.9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6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琰;王芳;林华和;汪琦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西江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系统 | ||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液冷装置(10),具有液冷腔、液冷进口和液冷出口,所述液冷进口和所述液冷出口分别与所述液冷腔连通;
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43)和控制组件,所述循环管路内具有液冷介质,所述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液冷进口和所述液冷出口连通;
自然冷却单元(20),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所述自然冷却单元(20)通过风冷对液冷介质进行冷却;
换热单元(30),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所述换热单元(30)具有顺次连通的压缩机(31)、冷凝器(32)、节流阀(33);
其中,所述循环管路通过所述控制组件可选择地与所述自然冷却单元(20)和/或所述换热单元(30)连通,以对所述液冷介质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30)还包括第一换热器(34),所述第一换热器(34)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低温侧和第一高温侧,所述第一低温侧分别与所述压缩机(31)和所述节流阀(33)连通,所述第一高温侧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单元(20)包括风冷换热器(21),所述风冷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单元(20)还包括第一液冷泵(22)和第二换热器(23),所述第二换热器(23)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二低温侧和第二高温侧,所述第二低温侧、所述风冷换热器(21)以及所述第一液冷泵(22)首尾顺次连通,所述第二高温侧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进口管路(41)和出口管路(42),所述循环泵(43)设置在所述出口管路(42)上,所述进口管路(41)的一端与所述液冷进口连通,所述出口管路(42)的一端与所述液冷出口连通,所述自然冷却单元(2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4)的上游,所述第一高温侧的出口与所述进口管路(4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高温侧的进口和出口沿流体流向顺次与所述出口管路(42)连通,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换向阀(51),设置在所述出口管路(42)上,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511)与所述液冷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512)与所述第二高温侧的进口连通;
第二换向阀(52),设置在所述出口管路(42)上,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521)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513)连通,所述第二高温侧的出口与所述出口管路(42)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换向阀(51)和所述第二换向阀(52)之间,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522)与所述第一高温侧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523)与所述第一高温侧的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30)还包括第二液冷泵(24),所述第二液冷泵(24)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凝器(32)的出口以及所述节流阀(33)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旁路、第二旁路和第三旁路,所述第一旁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31)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旁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液冷泵(24)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旁路分别与所述节流阀(33)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旁路、第二旁路以及第三旁路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维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46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规划用的路面调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