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淹水稻田氨挥发监测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3799.6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4;G01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淹水 稻田 挥发 监测 采样 装置 | ||
一种适合淹水稻田氨挥发监测采样装置,包括真空泵、主管道缓冲瓶、主管道和若干组分管道,真空泵、主管道缓冲瓶和主管道连通,若干组分管道平行接入主管道,每组分管道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转子流量计、分管道调节阀、洗气瓶、密闭室、密闭室调节底座、软管和气体平衡杆,密闭室调节底座为内筒和外筒形成的内外嵌套式双圆柱形筒状结构,内筒高度可调,密闭室调节底座底部开口端插入土壤,密闭室为底端开口的圆柱形筒状结构,密闭室设于内筒顶部且与内筒密闭连接。本装置通过流量控制阀、流量计和密闭室调节底座保证了各实验监测小区的气体交换一致性,提高了稻田氨挥发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适合对不同处理淹水稻田NH3挥发的批量监测,易扩展性高、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土壤氨气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淹水稻田氨挥发监测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氨挥发监测装置中很少有适合稻田土壤氨挥发监测的装置,因稻田特殊的淹水环境造成其氨挥发监测与旱地或室内培养氨挥发监测有很大的不同,且已有的装置中没有很好的解决氨挥发密闭室内换气频率的一致性,尤其是在不同试验处理环境下,由于淹水深度差异造成密闭室气体体积的差异,影响洗气瓶曝气频率,进而影响氨挥发监测结果。
公告号为CN 203858138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安装调节阀门水稻田间氨挥发收集装置其由通气管、氨吸收密闭室、H3BO3吸收瓶、流量控制阀、真空抽气设备、主管道、三通、分管道组成,在其一种安装调节阀门水稻田间氨挥发收集装置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分管道,可以控制气体流量大小,可以监测小区的分区监测或田块同时换气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减少或缓冲由于外界环境变化而造成气流不稳而影响整个试验的准确性。比较适合批量测定氨挥发通量研究特点,提高了试验效率,效果好、操作简单。但是其存在没有考虑因为水稻田淹水状态下造成的密闭室体积不一致等技术问题,进而会影响单位时间通过洗气瓶的气体交换量,从而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稻田特殊的淹水环境及氨挥发监测系统管道气流不稳定、密闭室换气气体体积和洗气瓶曝气频率各监测点不一致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淹水稻田氨挥发监测采样装置,通过优化稻田氨挥发监测系统中主管道、分管道和密闭室直径大小,增加了流量计、调节阀和密闭室调节底座,提供一种更可靠、氨挥发监测结果更准确的适合淹水稻田氨挥发监测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适合淹水稻田氨挥发监测采样装置,包括真空泵、主管道缓冲瓶、主管道和若干组分管道,所述主管道缓冲瓶顶端设有两个通气孔,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管穿过主管道缓冲瓶的一个通气孔设于主管道缓冲瓶顶部,所述主管道一端穿过主管道缓冲瓶的另一个通气孔设于主管道缓冲瓶中下部,主管道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堵头,若干组分管道平行接入主管道,每组分管道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转子流量计、分管道调节阀、洗气瓶、密闭室、密闭室调节底座、软管和气体平衡杆,所述密闭室调节底座为内筒和外筒形成的内外嵌套式双圆柱形筒状结构,内筒高度可调,密闭室调节底座底部开口端插入土壤,所述密闭室为底端开口的圆柱形筒状结构,密闭室设于内筒顶部且与内筒密闭连接,密闭室顶端设有两个通气口,密闭室顶端一个通气口与洗气瓶进气管管道连接,洗气瓶出气管通过分管道调节阀、转子流量计接入主管道,分管道远离主管道的一端设有分管道堵头(便于后期管道气路的延长),密闭室顶端另一个通气口与软管的一端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气体平衡杆中部连接,所述气体平衡杆底端接地,顶端接入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底部设有限位钮,外筒内部设有与限位钮对应的梳状限位槽,内筒通过限位钮在梳状限位槽内的旋紧旋出实现高度可调。
作为优选,所述密闭室主体外表面设有刻度,取稻田水面距离密闭室主体顶端的高度差。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顶端设有与密闭室主体外径对应的凹槽,密闭室底端嵌入内筒顶端的凹槽处且凹槽内通过水密封,用以使密闭室与内筒实现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3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器导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用的交通护栏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