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寄生蜂林间诱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00428.2 | 申请日: | 202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3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孟继森;祖国浩;苏蕴芳;孙璐;王继华;吕艳杰;辛慧斌;兰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事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寄生蜂 林间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寄生蜂林间诱捕装置,包括底盘和集虫仓,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集虫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卡孔卡接的卡扣,所述集虫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进虫孔,所述套环的外表面可转动地套接有保护壳。该寄生蜂林间诱捕装置,通过卡孔、卡扣和滤板的组合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诱芯进行更换,滤板可以使诱芯的气味散发出去吸引寄生蜂而且避免了在更换诱芯时寄生蜂从该装置中逃出的情况,通过筒体、进虫孔、保护壳和斗型孔的组合设置,在雨天时,保护壳可以进行旋转使进虫孔处于密封状态,减少了雨水进入该装置影响诱芯的质量导致诱捕效果下降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寄生蜂林间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寄生蜂是最常见的一类寄生性昆虫,属膜翅目,它们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是膜翅目细腰亚目中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蜂科等靠寄生生活的多种昆虫。传统的诱捕方式是设置粘板来捕虫,粘板遇到水以后就不能使用,限制了使用环境,降低了捕虫的效率并且更换麻烦。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6949311U中公开的一种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该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包括一圆筒状的诱捕盒,所述诱捕盒由上下依次螺纹连接的储水部、进虫部和诱捕部组成,所述储水部上下封闭,所述储水部的上端面开设有一进水口,下端面均匀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口;所述储水部下端与进虫部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进虫部的中部外壁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一个以上的进虫孔,所述进虫部的下端与诱捕部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诱捕部内设有一盛有寄主昆虫和人工饲料的托盘;所述储水部、进虫部和诱捕部之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在田间进行寄生蜂的诱捕过程中,利用鲜活的寄主害虫不同虫态对寄生蜂进行诱捕,有利于提高害虫相关寄生蜂的引诱效率。
该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个别方面的缺陷,现有该装置缺少便于更换引诱寄生蜂的物品的便利措施,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诱捕的成功下降,而且该装置缺少阻挡雨水进入的结构,容易导致雨水引入影响诱捕效果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寄生蜂林间诱捕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寄生蜂林间诱捕装置,包括卡接在底盘内部的集虫仓,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集虫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卡孔卡接的卡扣,所述集虫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集虫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进虫孔,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表面可转动地套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进虫孔相对应的斗型孔。
可选的,所述底盘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诱芯放置瓶,所述诱芯放置瓶的内壁卡接有瓶盖。
可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
可选的,所述所挡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
可选的,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散气孔,所述散气孔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网。
可选的,所述集虫仓的外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底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寄生蜂林间诱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寄生蜂林间诱捕装置,通过卡孔、卡扣和滤板的组合设置,卡扣和卡环可以快速对底盘进行安装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对诱芯进行更换,提高了诱捕的成功率,滤板可以使诱芯的气味散发出去吸引寄生蜂而且避免了在更换诱芯时寄生蜂从该装置中逃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事务中心,未经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事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0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