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叠合装配式地下室底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0034.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棉;郑新萍;吴杰;王文英;何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叠合 装配式 地下室 底板 结构 | ||
本申请为一种预制叠合装配式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一端设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一端两侧开设有横向槽,所述横向槽一端开设有第一三角卡槽,所述混凝土底板远离所述卡合凸起的一端设有卡合凹槽,所述卡合凹槽内部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卡合凹槽内部设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包括凸顶、三角卡扣和第二三角卡槽,所述卡合块一端设有凸顶,所述卡合块远离所述凸顶的一侧对称设有三角卡扣,所述三角卡扣一端开设有第二三角卡槽。有益效果:该混凝土底板在连接时,不只是依靠混凝土连接,加强了该混凝土底板的整体性和防水性,且该混凝土底板还配备有测量柱、隔音板等装置,进一步提升了该混凝土底板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的底板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叠合装配式地下室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721460396.3的中国专利所提出的一种企口预制装配式叠合板底板,其只是在两侧增加了凹沿和吐沿,不能保证其整体性良好,防水性能也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叠合装配式地下室底板结构,可加强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整体性,也进一步保证地下室的水密性。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预制叠合装配式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一端设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一端两侧开设有横向槽,所述横向槽一端开设有第一三角卡槽,所述混凝土底板远离所述卡合凸起的一端设有卡合凹槽,所述卡合凹槽内部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卡合凹槽内部设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包括凸顶、三角卡扣和第二三角卡槽,所述卡合块一端设有凸顶,所述卡合块远离所述凸顶的一侧对称设有三角卡扣,所述三角卡扣一端开设有第二三角卡槽。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底板内部设有横竖钢筋架,所述横竖钢筋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拱形钢筋架。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底板一端四角各设有测量柱,所述测量柱一端设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横竖钢筋架内部设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采用超细玻璃棉制作。
优选的,所述横竖钢筋架两侧均伸出所述混凝土底板一端。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在运输中,可将卡合块开口处向内插入卡合凹槽,可防止卡合凹槽因运输时外力的影响,导致其卡合凹槽两侧混凝土碎裂,影响混凝土底板质量,在工程施工中,可将卡合块开口处向外插入卡合凹槽中,卡合块一端凸顶,会卡合入卡合凹槽内部固定槽内,使卡合块能够固定在卡合凹槽内,再将另一块混凝土底板的卡合凸起卡入卡合块开口处,因卡合块一端对称设有三角卡扣和第二三角卡槽,卡合凸起一端设有横向槽和第一三角卡槽,卡合块会和卡合凸起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得两块混凝土底板能够紧密相连,提高了整体性,也加强了底板处的防水功能。
2、混凝土底板内部安装有横竖钢筋架和拱形钢筋架,横竖钢锯架可以加强混凝土底板的坚固性,拱形钢筋架一是便于吊装,二是在混凝土底板上浇筑混凝土时,能够保证和钢浇筑的混凝土紧密相连,横竖钢筋架两侧均伸出混凝土底板,便于在施工中,更好的连接浇筑的混凝土,进一步提高其整体性,混凝土底板顶端四角设置有测量柱,测量柱上设有刻度,该测量柱能够让施工人员判断浇筑混凝土的深度是否达到预期深度,横竖钢筋架内部设有隔音板,隔音板能够很好的起到隔音效果,也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立体结构布置图。
图2是本申请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0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痰背心和排痰设备
- 下一篇:防疮鼻氧管及其减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