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同轴盲插自锁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9226.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1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玲;杨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2;H01R13/623;H01R24/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连接器 | ||
一种微同轴盲插自锁连接器,包括第一同轴插座和第二同轴插座,第一同轴插座包括第一外导体,第一外导体外侧设计有凸耳,内径上设置有接触面和导向,第一内导体与第一外导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体;第二同轴插座包括第二外导体,第二外导体上设置有凸起,第二外导体的外侧设置有螺套,螺套上设置有螺旋槽,第二外导体与螺套之间设置有弹性体,第二内导体与第二外导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体;第二同轴插座受到轴向外力时,第一内导体进入第二内导体,第一同轴插座与第二同轴插座啮合,继续外力作用下凸耳进入螺旋槽中,第一同轴插座与第二同轴插座完成自锁;本实用新型具有盲插不对中,对插快速方便,自锁牢靠,抗振性强而且易装配、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同轴盲插自锁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同轴连接器在无线系统模块互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在通信、通讯网络、仪器仪表、监测、医疗、探测、民用航天、国防军事等领域都发挥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市场对同轴连接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频率、高密度、小体积、重量轻,连接快速、可靠,抗振性强。众所周知,连接器体积越小,对插越困难;越小越抗振功能越差,那么解决小体积,高密度,盲插、快插和自锁抗振问题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同轴盲插自锁连接器,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盲插,具有自锁功能,且具有易装配、可靠性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同轴盲插自锁连接器,包括第一同轴插座1和第二同轴插座9,第一同轴插座1与第二同轴插座9啮合;
所述的第一同轴插座1包括第一外导体2,第一外导体2外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耳3,第一外导体2内有沿径向的第一端面6,第一端面6的外周圈向外沿轴向有接触面5,接触面5的外侧末端有导向4,第一外导体2的内腔中心设置有第一内导体7,第一内导体7与第一外导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体8;
所述的第二同轴插座9包括第二外导体10,第二外导体10的一端外端部为第二端面12,沿第二端面12外周圈设置有凸起11,第二外导体10的外周圈设置有螺套13,螺套13的一端部内侧对称设置有导槽15,导槽15向内设置有螺旋槽14,第二外导体10与螺套13之间设置有弹性体16,第二外导体10的内腔中心设置有第二内导体17,第二内导体17与第二外导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体18;
第一同轴插座1和第二同轴插座9插合后,凸起11通过导向4后位于接触面5中,凸耳3位于导槽15中,第一内导体7位于第二内导体17中,第一端面6与第二端面12重合,第二同轴插座9与第一同轴插座1完成啮合;继续旋紧螺套13,弹性体16被压缩,凸耳3滑进螺旋槽14中,实现自锁。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耳3进入螺旋槽14后,在没有足够大的外力同时作用在螺套13的轴向和径向方向时,其自锁牢靠,抗振性强,电气性能稳定,而且具有盲插不对中、易装配、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同轴插座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同轴插座9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同轴插座1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同轴插座9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啮合后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1为第一同轴插座;2为第一外导体;3为凸耳;4为导向;5为接触面;6为第一端面;7为第一内导体;8为第一绝缘体;9为第二同轴插座;10第二外导体;11为凸起;12为第二端面;13为螺套;14为螺旋槽;15为导槽;16为弹性体;17为第二内导体;18为第二绝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9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