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7175.8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任飞;付永明;胡川;段理;莫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德创至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5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0901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二次 增压 效果 浇铸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料饼、浇道、内浇口、铸件,所述浇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浇道、浇口、第二横浇道,其中所述浇口沿所述第一横浇道的重力负方向设置,所述浇口呈U型槽结构,所述浇口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浇口的厚度,所述浇口的开口长度为浇道的1/3,所述第二横浇道中间对应动模一侧设置有二次增压结构,所述二次增压结构,包括增压杆套、增压杆,其中所述增压杆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增压杆套中,所述增压杆后端还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独特的浇道二次增压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厚大结构产品致密性差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压铸工艺过程为动定模具合模,浇入合金液体至熔杯,启动慢速压射冲头推动合金液体慢速前移,启动快速压射充填模具型腔,压铸机启动增压,铸件在增压的作用下凝固冷却,开模取件,喷雾吹气,然后进行下一次循环;随着汽车,5G通信,通机领域的压铸零部件的日趋复杂化和高性能要求,如零部件的异形厚大结构越来越多,致密性和气密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一次增压压铸工艺,已经无法满足此类零部件的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具有二次增压效果,很好的解决了产品结构厚大和高致密要求产品难压铸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料饼、浇道、内浇口、铸件,所述浇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浇道、浇口、第二横浇道,其中所述浇口沿所述第一横浇道的重力负方向设置,所述浇口呈U型槽结构,所述浇口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浇口的厚度,所述浇口的开口长度约为浇道的1/3,所述第二横浇道中间对应动模一侧设置有二次增压结构,所述二次增压结构包括增压杆套、增压杆,其中所述增压杆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增压杆套中,所述增压杆后端还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浇道从所述料饼端面的1/3处开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浇道的截面呈矩形,其截面面积沿重力负方向连续缩减,所述第一横浇道的长度约为所述浇道的1/3。
进一步地,所述浇口与所述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的过渡位置的纵截面与重力方向呈100-120°的斜度,浇口的开口长度占为浇道的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浇道的截面呈矩形,且截面面积沿重力负方向依次缩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浇道的中部设置有圆环凸台结构,所述圆环凸台结构的端面与所述增压杆套的前端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内浇口与所述第二横浇道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内浇口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内浇口的厚度大于所述浇口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油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油缸活塞的前端通过抱环连接所述增压杆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固定在动模上,所述液压油缸还通过油管和信号装置连接到压铸机的控制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独特的浇道二次增压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厚大结构产品致密性差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7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器用余温回收外壁板
- 下一篇:自动化面膜加工称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