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95109.7 | 申请日: | 202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霞;赵倚澎;张敏;孙红岩;王薇;张玥;王领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
| 主分类号: | A61M5/155 | 分类号: | A61M5/155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黄辉本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加压 输液 装置 | ||
1.一种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袋(1)可拆卸连接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远离输液袋(1)端固定连接固定单元(3),所述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升降单元(4),各所述升降单元(4)远离连接杆(2)端分别可拆卸连接相对应的固定杆(5),夹持单元(6)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杆(5),所述输液袋(1)位于所述夹持单元(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4)包括驱动源(401)、容纳筒(402)和升降杆(403),所述容纳筒(402)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2),所述升降杆(403)套接于所述容纳筒(402)内,所述容纳筒(402)连通驱动源(401),所述升降杆(403)可沿所述容纳筒(402)往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403)设有密封圈(404),所述密封圈(404)为橡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401)为手动驱动,所述手动驱动包括充气加压球(7)、开关阀(8)、放气阀(9)和连通管(10),所述连通管(10)一端与所述容纳筒(402)相连通,所述连通管(10)位于所述容纳筒(402)的底部,所述连通管(10)的另一端连接充气加压球(7),所述容纳筒(402)与所述充气加压球(7)之间设有放气阀(9)和开关阀(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401)为自动驱动,所述自动驱动包括压力罐(11)、开关阀(8)、放气阀(9)和连通管(10),所述连通管(10)一端与所述容纳筒(402)相连通,所述连通管(10)位于所述容纳筒(402)的底部,所述连通管(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力罐(11),所述压力罐(11)与所述容纳筒(402)之间设有放气阀(9)和开关阀(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0)为三连通管,所述三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充气加压球(7),所述三连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所述容纳筒(4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6)包括第一夹持辊(601)和第二夹持辊(602),所述第一夹持辊(60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杆(5),所述第二夹持辊(602)的一端铰接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杆(5),所述第二夹持辊(60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扣(12)连接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杆(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辊(601)和第二夹持辊(602)分别包括中心轴(13)和转动辊(14),所述中心轴(13)同轴装配所述转动辊(14),所述转动辊(14)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13),所述中心轴(13)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杆(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12)包括卡块(1201)、卡槽(1202)和连接肋(1203),所述卡块(1201)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13),所述固定杆(5)设有所述卡槽(1202),所述卡槽(120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肋(1203)的一端,所述卡块(1201)与所述卡槽(1202)相对应,所述连接肋(120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块(12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的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辊(601)的两端分别设有调节单元(15),所述调节单元(15)包括滑槽(1501)、盖板(1502)和调节螺栓(1503),所述固定杆(5)水平设有滑槽(1501),所述中心轴(13)可沿滑槽(1501)往复滑动,所述滑槽(1501)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1502),所述盖板(502)设有通孔(1504),所述中心轴(13)的两端分别沿所述中心轴(13)的径向方向设有螺纹孔(1505),所述通孔(1504)与所述螺纹孔(1505)相对应,所述调节螺栓(1503)的一端穿过通孔(1504)、螺纹连接所述中心轴(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51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状人造组织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