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挂板与叠合梁一体化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3239.7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4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马文晶;丁美兰;刘广建;李海林;杨国斌;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安居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0;E04F13/00;E04C3/02;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巧丽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外墙 叠合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挂板与叠合梁一体化板,包括外墙挂板和预制叠合梁,外墙挂板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装饰面层、外页墙、保温层和内页墙,内页墙顶部低于保温层顶部,且内页墙顶部通过连接钢筋连接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梁内沿梁体长度设置叠合梁钢筋,叠合梁钢筋的两端伸出预制叠合梁;所述保温层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外页墙、内页墙及预制叠合梁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预制叠合梁与板面叠合层一体浇筑,形成整体,具有强度高、防水性能和抗震性能好的特点,一体化板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费用低、质量可靠、节能环保、工业化程度高及劳动力投入量少等优点,充分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挂板与叠合梁一体化板。
背景技术
全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现浇式建筑而言,无疑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由于全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是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因而能实现预制构件标准化,质量可控,高效快捷的生产,解决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的建筑能耗高、资源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生产现场和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除主体结构自身需要创新发展外,因墙体结构与梁体结构的连接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例如因墙梁连接结构不当而导致的装配式墙体变形、裂缝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导致抗震性减弱,防水性能差;高空作业频繁,安全性不高,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误差较大。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时现场拼装难度大,整体性较差。为适应并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需研发具有良好性能的装配式建筑外墙干挂板、叠合梁一体化板构造技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品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挂板与叠合梁一体化板,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挂板与叠合梁一体化板,包括外墙挂板和预制叠合梁,所述外墙挂板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装饰面层、外页墙、保温层和内页墙,所述内页墙顶部低于保温层顶部,且内页墙顶部通过连接钢筋连接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梁内沿梁体长度设置叠合梁钢筋,叠合梁钢筋的两端伸出预制叠合梁;所述保温层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外页墙、内页墙及预制叠合梁连接。预制叠合梁上部与板面叠合层一体浇筑,形成整体,一体化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好,强度高、防水性能和抗震性能优越,装配建造速度快,施工效率高,充分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优选地,所述内页墙的底部沿墙体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灌浆套筒;灌浆套筒的顶端设有螺纹盲孔,灌浆套筒的下端与内页墙内侧连通设有注浆孔,灌浆套筒的上端与内页墙内侧连通设有出浆孔。
优选地,所述内页墙的顶部设有吊装预埋件。
优选地,所述内页墙内设有脱模埋件和拉模埋件。
优选地,所述内页墙的两侧沿墙体高度方向设有多个接壳螺栓。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预制叠合梁上部与板面叠合层一体浇筑形成整体,具有强度高、防水性能和抗震性能好的特点,一体化板集主体围护结构、装饰、保温于一体,因而能实现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和质量可控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工厂生产一次成型,省去了建筑外装修的环节,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费用低、质量可靠(防止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十分有效)、节能环保(耗材少,减少扬尘和噪声等)、工业化程度高及劳动力投入量少等优点,充分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3)整体外观是用模具来固定饰面层,使得每块饰面材料都十分标准,整体外观方面也更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挂板与叠合梁一体化板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安居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安居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32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