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具有强支撑定型的孔洞预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2967.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波;高磊;黄荣;张鉴;白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林波;高磊;黄荣;张鉴;白彧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嘉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07 | 代理人: | 金波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用具 支撑 定型 孔洞 预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具有强支撑定型的孔洞预留装置,包括:外撑筒,安装在预留孔内部,且外撑筒的底部封端,并且底部设置有螺母套;中心轴,通过外撑筒底部的螺母套与外撑筒螺接,且中心轴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内撑组件,安装在中心轴的表面,且内撑组件置于外撑筒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并且内撑组件的外侧与外撑筒的内壁接触;防尘盖,安装在外撑筒的开口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常规固定方式中支撑结构易被压缩变形,出现无法支撑定型,且支撑物难以取出的问题,利用外撑筒内部的内撑环,加大外部支撑的强度,利用内撑组件加强外撑筒的内部支撑强度,通过中心轴,便于内撑组件的支撑定型,以及后期的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具有强支撑定型的孔洞预留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常常要在构筑物上设置预留孔洞,预留孔是指建筑工程施工时,建筑主体为后续施工的工艺管道、供水管道、暖气管道等设施预留的孔洞,这些预留孔洞可以保证后续施工不从新开凿孔洞,可以避免二次开凿孔洞对主体结构的损伤,同时也减少开凿孔洞耗用的工时,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为了防止预留孔洞出现堵塞,一般在预留孔洞内塞入木楔子或者其他支撑物对预留孔洞进行封堵,使用时再将支撑物拆除,但是常规固定方式中支撑物易被压缩变形,出现无法支撑定型,且支撑物难以取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具有强支撑定型的孔洞预留装置,以解决现有常规固定方式中支撑结构易被压缩变形,出现无法支撑定型,且支撑物难以取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具有强支撑定型的孔洞预留装置,包括:
外撑筒,安装在预留孔内部,且外撑筒的底部封端,并且底部设置有螺母套;
中心轴,通过外撑筒底部的螺母套与外撑筒螺接,且中心轴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
内撑组件,安装在中心轴的表面,且内撑组件置于外撑筒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并且内撑组件的外侧与外撑筒的内壁接触;
防尘盖,安装在外撑筒的开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撑筒内部设置有内撑环,且内撑环的中部开设有环孔,并且环孔的孔径大于中心轴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内撑环的前侧设置有限位挡块,且限位挡块固定在外撑筒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盖的内侧设置有螺接套,且防尘盖的外径与外撑筒的内孔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且中心轴的外螺纹段的内部开设有六角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撑组件的内侧端设置有铰接座,且铰接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耳,并且第一铰接耳的前端设置有垂直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耳的上端铰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铰接耳,并且第三铰接耳的后侧铰接有限位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外端连接有第二铰接耳,且第二铰接耳的外侧连接有内撑板,并且内撑板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用具有强支撑定型的孔洞预留装置利用外撑筒内部的内撑环,加大外部支撑的强度,利用内撑组件加强外撑筒的内部支撑强度,通过中心轴,便于内撑组件的支撑定型,以及后期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工程用具有强支撑定型的孔洞预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撑组件撑开定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撑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林波;高磊;黄荣;张鉴;白彧,未经余林波;高磊;黄荣;张鉴;白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2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漆生产用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开孔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