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9372.5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司英杰;林诗宏;罗黎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谢谢农夫农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武学芹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市秀***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揉捻机 揉捻盘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茶叶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包括安装架和揉捻盘体,所述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还包括:安装在安装架和揉捻盘体之间的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揉捻盘体往复移动的传动结构和用于为揉捻盘体移动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安装在揉捻盘体一侧的中部,所述导向结构安装在揉捻盘体一侧两端;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往复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往复机构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设置的往复机构和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揉捻盘体在安装架的上侧往复移动,与装有待加工的茶叶的放置筒配合,模拟茶农手动对茶叶进行揉捻的动作,对茶叶进行高效的揉捻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揉捻工艺是茶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使茶叶卷紧,缩小其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
茶叶揉捻机是现在对茶叶揉捻加工的重要设备,揉捻盘是茶叶揉捻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现有的揉捻盘通过结构固定,需要装有待加工的茶叶的放置筒在揉捻盘上端绕圆心轨迹滑动,对茶叶进行揉捻加工,这样揉捻加工不能很好的模拟茶农手动揉捻的动作,导致揉捻的茶叶品质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旨在解决以下问题:现有的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不能很好的模拟茶农手动揉捻的动作,导致揉捻的茶叶品质不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包括安装架和揉捻盘体,所述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还包括:
安装在安装架和揉捻盘体之间的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揉捻盘体往复移动的传动结构和用于为揉捻盘体移动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安装在揉捻盘体一侧的中部,所述导向结构安装在揉捻盘体一侧两端;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往复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往复机构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设置的往复机构和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揉捻盘体在安装架的上侧往复移动,与装有待加工的茶叶的放置筒配合,模拟茶农手动对茶叶进行揉捻的动作,对茶叶进行高效的揉捻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揉捻盘体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1、安装架;11、直线滑轨;12、滑动连接块;2、揉捻盘体;21、放置槽;22、凸棱;23、双齿条;3、电动机;31、第一齿轮;4、第一转动轴;41、第二齿轮;42、第一半齿轮;5、第二转动轴;51、第三齿轮;52、第二半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包括安装架1和揉捻盘体2,所述茶叶揉捻机的揉捻盘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谢谢农夫农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谢谢农夫农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9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包装车用自动分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限力平稳的卷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