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增压泵的泵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8064.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7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效振;张洪亮;金玲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力夫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F04B53/16;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邵志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增压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膜增压泵的泵头结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隔膜增压泵的泵头噪音隔绝性能的不足,提供能够在不增加材料成本和重量的前提下,提升隔音降噪效果。所述降噪泵头结构包括泵头壳体,其一端为用于装配的敞口,所述泵头壳体的侧壁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为中空层。泵头内噪音传至中空层时被进一步吸收、衰减,再由外壁隔音,实现泵头降噪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泵头内噪音传至中空层时被进一步吸收、衰减,再由外壁隔音,实现泵头降噪的目的;加强筋加强了内壁结构强度,在保证省料减重的同时,维持了泵头的整体结构强度;螺孔座在用于螺钉装配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增压泵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膜增压泵的泵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隔膜增压泵泵头多为单层壁结构,为隔绝泵头产生噪音,部分厂家采用提升泵头壁厚的方式,但实际结果表面效果并不明显,且泵头材质多采用塑料,盲目增加壁厚不仅增加成本,还给模具、注塑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隔膜增压泵的泵头噪音隔绝性能的不足,提供能够在不增加材料成本和重量的前提下,提升隔音降噪效果的一种隔膜增压泵的泵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膜增压泵的泵头结构,包括泵头壳体,其一端为用于装配的敞口,所述泵头壳体的侧壁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为中空层。泵头内噪音传至中空层时被进一步吸收、衰减,再由外壁隔音,实现泵头降噪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环绕敞口设有若干螺孔座,所述螺孔座的端面设有螺钉孔。
作为优选,沿内壁端面布置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层内布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侧分别连接内壁和外壁。
作为优选,所述内壁的厚度小于外壁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层内填充有吸音材料,能够进一步降低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泵头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顶压隔膜室排出阀的顶压部(整体位于泵头壳体的高压腔内),利用该顶压部能够压住排出阀中心部位,保证排出阀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排出阀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顶压部包括设置于泵头壳体上的环状凸起,以及环绕该环状凸起布置的若干凸块。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高度高于环状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数量及方位均与隔膜室的排水口一一对应。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泵头内噪音传至中空层时被进一步吸收、衰减,再由外壁隔音,实现泵头降噪的目的;(2)加强筋加强了内壁结构强度,在保证省料减重的同时,维持了泵头的整体结构强度;(3)螺孔座在用于螺钉装配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4)利用顶压部能够压住排出阀中心部位,保证排出阀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小排出阀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1、内壁;2、外壁;201、中空层;3、加强筋;4、螺钉孔;5、密封圈;6、螺孔座;7、环状凸起;8、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增压泵的泵头结构,包括泵头壳体,其一端为用于装配的敞口,所述泵头壳体的侧壁为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包括内壁1和外壁2,所述内壁1和外壁2之间为中空层201。本实用新型的泵头结构内噪音传至中空层201时被进一步吸收、衰减,再由外壁2隔音,实现泵头降噪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力夫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力夫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8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卫星终端、设备及主控板
- 下一篇:蒸汽烤箱的水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