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7909.4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2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国;吴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永优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64 | 分类号: | B29C49/64;B29C49/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瓶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模腔结构,所述模腔结构包括型腔、瓶口、冷却槽,所述型腔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面,所述瓶口与所述冷却槽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后侧面,所述瓶口与所述型腔相互连通,所述冷却槽环绕设置于所述瓶口的外侧,所述模具本体的左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槽相互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模具本体的右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槽相互连通的出水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对瓶坯口附近的降温速度,从而减少了整体冷却所需时间,提高产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塑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吹瓶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瓶的加工成型在吹瓶模具内完成,吹瓶模具内具有对应瓶身的型腔、对应瓶口的开口,当加热好的瓶坯在吹瓶模具内完成吹瓶后,需要对吹瓶模具内的产品进行冷却,由于产品通常会在瓶口处的厚度较大,此处的散热较慢,而传统的散热结构主要集中于瓶身处,因此会造成散热不均的问题,如需要等待整个产品充分冷却,则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瓶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吹瓶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模腔结构,所述模腔结构包括型腔、瓶口、冷却槽,所述型腔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面,所述瓶口与所述冷却槽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后侧面,所述瓶口与所述型腔相互连通,所述冷却槽环绕设置于所述瓶口的外侧,所述模具本体的左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槽相互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模具本体的右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槽相互连通的出水通道。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模具本体内具有用于瓶坯成型的模腔结构,模腔结构内具有用于成型瓶身的型腔、用于放置瓶坯口的瓶口、用于对瓶坯口附近散热的冷却槽,冷却槽环绕瓶坯口设置,如需要对瓶坯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从进水通道进入,经过冷却槽带走瓶坯口附近的热量,然后从出水通道流出,因此,通过提高对瓶坯口附近的降温速度,从而减少了整体冷却所需时间,提高产生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本体的后侧面环绕所述冷却槽设置有密封槽。合模时,外设的模具通过与密封槽的配合可快速定位至模具本体,并且可提高冷却槽通冷却水的密封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腔结构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槽之间连接有过渡通道。模具本体具有多个模腔结构,每个模腔结构内均可完成一个瓶的吹模,而两个相邻的模腔结构之间,其冷却槽通过过渡通道相互连通,可直接从进水通道加入冷却水,冷却水从第一个冷却槽流出后通过过渡通道进入到下一个冷却槽内,直至从出水通道流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本体后侧面正对至少一个所述过渡通道的位置设置有通水口。从通水口处亦可加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到过渡通道后流入两侧的冷却槽,最终冷却水分别从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流出,如此可优化冷却水的流向路径,提高冷却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水口连接有水管接口。水管接口可方便连接外设的管路,并且在合模时,水管接口与作为导向的结构辅助快速定位,进一步提高合模装配速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管接口上套接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可更加合模时位于水管接口处的密封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沿左右方向呈蛇形设置。冷却流道内同样可通入冷却水,从而带走瓶坯内瓶身处的热量,并且蛇形的流向设计提高冷却水与模具本体的换热行程,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水口与所述冷却流道之间通过连接通道相互连通。从通水口处进入的冷却水通过连接通道进入到冷却流道,并向冷却流道的两端流动,如此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永优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永优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7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池组、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 下一篇: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