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道的下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6869.1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煜;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透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管道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管道的下井机构,属于下井机构设计技术领域。该下井机构包括:三角支架、三星转盘、刻度圆盘、提升轮机构、下井杆、锁紧机构、绕线轮机构、高清摄像头、声呐、卡紧与分离机构;所述下井杆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提升轮机构、锁紧机构、三星转盘、高清摄像头和声呐,所述刻度圆盘设置于三星转盘的外侧,所述刻度圆盘与三角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机构设置于三星转盘的下方,所述卡紧与分离机构设置于下井杆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下井机构具有施工方便、省时省力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井机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管道的下井机构。
背景技术
下水道管道内环境复杂,光线昏暗,管道沉井中有满水、半水、多淤泥、多管口、有台阶等不确定的环境,给寻找管口、确定管口的方位、投放穿线设备、投放检测机器人和投放维修机器人带来诸多不便。
目前,市面上的下井机构没有寻找管口和管口定位一体化的装置,因此,工程人员打开下井机构后,采用一根长长的铝管,盲找管口,给施工带来不便和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管道的下井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管道的下井机构,包括:三角支架、三星转盘、刻度圆盘、提升轮机构、下井杆、锁紧机构、绕线轮机构、高清摄像头、声呐、卡紧与分离机构;所述下井杆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提升轮机构、锁紧机构、三星转盘、高清摄像头和声呐,所述刻度圆盘设置于三星转盘的外侧,所述刻度圆盘与三角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机构设置于三星转盘的下方,所述卡紧与分离机构设置于下井杆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下井杆上标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三星转盘的三个轴上均设有刻度线,且所述三星转盘上设有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轮机构通过齿轮与下井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轮机构上设有齿轮和齿轮组,所述绕线轮机构通过齿轮与下井杆连接,所述齿轮组上缠有电线。
进一步地,所述声呐与高清摄像头均与绕线轮机构上的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与分离机构包括:外壳、快插母座、钢珠、快插公头、弹簧、弹簧挡块;所述快插母座设置于快插公头的下方,所述快插公头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钢珠,所述弹簧设置于快插公头与弹簧挡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快插母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快插公头联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快插公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三星转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下井机构采用标有刻度的下井杆、三星转盘以及刻度圆盘,可以实现对管道口的精准定位;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卡紧与分离机构,实现下井机构与投放设备的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绕线轮机构,实现自动绕线和放线,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三星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紧与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角支架,2-三星转盘,3-刻度转盘,4-提升轮机构,5-下井杆,6-锁紧机构,7-绕线轮机构,8-高清摄像头,9-声呐,10-快插母座,11-拉绳,12-钢珠,13-快插公头、14-弹簧、15-弹簧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透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透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68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流水线用具有夹持机构的组装平台
- 下一篇:一种建筑型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