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石墨烯发热的电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85895.2 | 申请日: | 202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袁吉武;刘高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名高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F24H3/04;F24H9/18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建平 |
| 地址: | 553000 贵州省六盘水***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石墨 发热 暖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用石墨烯发热的电暖炉,包括有底座,在所述底座的边角处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壁上均布有通风槽,所述立柱内活动插接有升降柱,多个升降柱上方共同连接有一个桌板,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一石墨烯发热元件,所述底座内部中空,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锥形凸起部,所述锥形凸起部的前后端面分别均布有出风槽,所述底座的前后壁面上均布有进风槽,所述锥形凸起部内前后分别设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石墨烯发热元件,所述锥形凸起部下方的底座内部设有抽风装置,通过双发热元件进行单独或共同工作,能满足不同的取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石墨烯发热的电暖炉。
背景技术
电暖炉是一种应用在室内进行取暖的桌子、茶几,其既有茶几、桌子用于放置物品的功能,同时兼具取暖的功能,现有的电暖炉通过电发热管进行发热,能耗搞且安全性较差,使用寿命短,而且现有的电暖炉取暖效果较差,无法直接向人体输送暖风,因此急需一种安全性好、能耗低、能输送暖风的石墨烯发热的电暖炉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好、能耗低、能输送暖风的石墨烯发热的电暖炉。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采用石墨烯发热的电暖炉,包括有底座,在所述底座的边角处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壁上均布有通风槽,所述立柱内活动插接有升降柱,多个升降柱上方共同连接有一个桌板,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一石墨烯发热元件,所述底座内部中空,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锥形凸起部,所述锥形凸起部的前后端面分别均布有出风槽,所述底座的前后壁面上均布有进风槽,所述锥形凸起部内前后分别设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石墨烯发热元件,所述锥形凸起部下方的底座内部设有抽风装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上设有把手,所述防尘盖将所述锥形凸起部盖合在所述防尘盖内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石墨烯发热元件和第二石墨烯发热元件均由微晶板和在所述微晶板表面涂有石墨烯发热涂层组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石墨烯发热元件和第二石墨烯发热元件均由微晶柱和在所述微晶柱涂有石墨烯发热涂层组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锥形凸起部的锥面互为垂直关系。
作为优选地,所述抽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底面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多片叶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性好,能通过双发热实现更好的取暖效果,同时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一石墨烯发热元件,所述底座内部中空,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锥形凸起部,所述锥形凸起部的前后端面分别均布有出风槽,所述底座的前后壁面上均布有进风槽,所述锥形凸起部内前后分别设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石墨烯发热元件,所述锥形凸起部下方的底座内部设有抽风装置,通过双发热元件进行单独或共同工作,能满足不同的取暖需求,而且通过抽风装置能带动空气从进风槽进入到底座内部,然后从出风槽输出,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石墨烯发热元件对空气进行加热,形成暖风,而且通过锥形凸起部的锥形导流,能使暖风斜着向上流动到人体,形成供暖,结构简单,符合使用所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石墨烯发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石墨烯发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名高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名高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5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