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畜禽自动喂料系统的饲料输送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5849.2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兔兔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B65G4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史长敏 |
地址: | 273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畜禽 自动 喂料 系统 饲料 输送带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畜禽自动喂料系统的饲料输送带机构。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张紧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输送带行进路线上设置有第三张紧辊,所述输送带绕行过第二张紧辊后,折返绕行过第三张紧辊,再反向绕行从动辊进入上行路线,这样,实现相同的松紧度调节,调节架达到传统设备中调节的行程1/2即可实现,从而能够大大缩小畜禽自动喂料系统主机架的体积,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清料槽的两个侧壁顶端可以分别清理掉粘附在输送带底面和从动辊表面的饲料末,从而防止输送带上积存饲料末,从而能保证输送带的长期、稳定运行,免去人工清理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畜禽自动喂料系统的饲料输送带机构。
背景技术
畜禽养殖场给畜禽喂料的传统方式采用的是人工饲喂方式,这种传统饲喂方式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也无法实现对畜禽的精确饲喂,不能自动回收残余饲料,既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又不利于畜禽的科学饲养。
畜禽自动喂料系统的研发成功及投入使用,实现了自动定时、定量向每个笼具内的畜禽提供饲料,达到了畜禽精确饲喂,促进畜禽科学生长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畜禽自动喂料系统的饲料输送带机构设计的并不合理,具体地说:1、输送带在运送饲料和畜禽采食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料末落在输送带下方的长食槽中,并粘附在输送带的底面,随着输送带循环运行,久而久之,输送带上粘附的饲料末越积越多,就会影响输送带的正常运转,需要不定期的对输送带进行人工清理,费时费力;2、现有的饲料输送带机构中设置有主动辊、靠近主动辊的第一张紧辊、从动辊和靠近从动辊的第二张紧辊,其中,主动辊和第一张紧辊的位置固定,从动辊和第二张紧辊装配在可以前后移动的调节架上,以便于调节输送带的松紧度,但调节架的调节行程较大,相应的,装配调节架的畜禽自动喂料系统主机架就需要设计足够的调节空间,增大了主机体积,提高了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畜禽自动喂料系统的饲料输送带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畜禽自动喂料系统的饲料输送带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和若干个设置在输送带下行路线上的张紧辊;所述张紧辊包括靠近主动辊的第一张紧辊和靠近从动辊的第二张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紧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输送带行进路线上设置有第三张紧辊,所述输送带绕行过第二张紧辊后,折返绕行过第三张紧辊,再反向绕行从动辊进入上行路线;所述第二张紧辊和从动辊的辊轴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个能沿输送带运行方向移动的调节架上;两个调节架上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插孔,所述插孔设置于第二张紧辊、从动辊的辊轴端部之间,并对应输送带下行部分的上方;左右两个插孔内插接装配有清料槽,所述清料槽的两个侧壁顶端分别触接绕行在第二张紧辊上的输送带表面和从动辊的表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清料槽的截面呈U形,两端开口,其两个侧壁顶端分别设有向折边,其底部设有漏料孔。
再进一步说,所述调节架包括矩形框、固定在矩形框内的安装板和调节杆;所述第二张紧辊和从动辊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右两个安装板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张紧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输送带行进路线上设置有第三张紧辊,所述输送带绕行过第二张紧辊后,折返绕行过第三张紧辊,再反向绕行从动辊进入上行路线,这样,实现相同的松紧度调节,调节架达到传统设备中调节的行程1/2即可实现,从而能够大大缩小畜禽自动喂料系统主机架的体积,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清料槽的两个侧壁顶端可以分别清理掉粘附在输送带底面和从动辊表面的饲料末,从而防止输送带上积存饲料末,从而能保证输送带的长期、稳定运行,免去人工清理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清料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兔兔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兔兔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5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安全控制系统及搅拌运输车
- 下一篇:汽车制动检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