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零部件安装使用的限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85388.9 | 申请日: | 202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6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龙;蔡茂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磊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零部件 安装 使用 限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械零部件安装使用的限位装置,包括底盖,所述底盖顶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推力柱,所述底盖中部的外围活动卡接有第一封闭环,所述推力柱的外表面环绕有弹簧,所述推力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动柱,所述顶动柱中部的外围包覆有顶盖,所述顶动柱顶端的内部活动卡接有螺丝。本实用新型通过底盖、推力柱、弹簧、顶动柱等可有效保证该装置限位效果好的目的,弹簧的弹力始终给顶动柱一个力,同时顶动柱的环形凸块被顶盖底部阻挡,有效地将顶动柱顶在顶盖的底部,当顶动柱顶端受力时会向顶盖内部缩进,此时推力柱向底盖的内部伸入,弹簧被压缩弹力增大,则给顶动柱的力增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零部件安装使用的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是构成机械的基本元件,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机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设计各种设备中机械基础件的一门学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称,自从出现机械,就有了相应的机械零件,现如今在多数机械工程中,有很多机器需要机械零部件安装组合,在这些零部件安装时需要有装置对其进行限位,工业中使用有很多对不同零部件安装进行的限位装置。
传统的限位装置一般在对机械零部件安装时的限位工作时空间留有些小缝隙,造成限位装置对零部件限位时没有很好地限位效果,导致安装零部件时有偏差,从而出现的零部件安装效率低。
传统的限位装置在气密性不高的情况下,亦会有可能影响限位效果,装置内气体流动较快,影响装置内部分结构的作用,从而导致零部件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零部件安装使用的限位装置,具有限位效果好、气密性稳定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部件安装使用的限位装置,包括底盖,所述底盖顶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推力柱,所述底盖中部的外围活动卡接有第一封闭环,所述推力柱的外表面环绕有弹簧,所述推力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动柱,所述顶动柱中部的外围包覆有顶盖,所述顶盖中部的外围活动卡接有第二封闭环,所述顶动柱顶端的内部活动卡接有螺丝,所述底盖外端的顶部连接有限位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盖与顶盖之间的结构与限位筒的内部相适配,所述限位筒内部形状为上下两端宽中间窄且限位筒被贯通,为避免装置内的结构直接裸露在外,加限位筒保证其的一个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得装置内的结构有依照的通道进行工作,加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确保装置工作时内部不出现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推力柱下端的底部与底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弹簧的内径值大于推力柱下端的外径值,当推力柱受到向下的力后弹簧开始压缩,由于弹簧的内径值大于推力柱下端的外径值,所以弹簧与推力柱的下端无摩擦,此时弹簧在发挥作用时不会因为要额外克服摩擦力受到影响,也保证了弹簧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动柱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丝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零部件用被螺丝固定方式安装在螺丝与顶动柱之间,可针对不同形状的部件都起到很好地固定效果,达到可用范围广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力柱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与底盖内部的底部留有距离,所述顶动柱中下段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位于顶盖底部的下方且该环形凸块的直径值大于顶盖底部的内径值,当推力柱受到向下的力时,为了使弹簧能有效工作,必须使推力柱向下移动,当推力柱与底盖内部的底部留有距离时,可完美让推力柱移动一段距离,而使得弹簧可以发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磊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磊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5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