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唾液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2500.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蓝杉杉;罗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蓝文苑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唾液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唾液收集装置,包括唾液采集器和唾液储存器,唾液采集器由相互连通的吸盘、软管和带保护套的尾针组成,吸盘连接软管一端,软管另一端连接带硅胶保护套的尾针,带保护套的尾针活动连接唾液储存器,唾液储存器为标注有刻度的真空负压玻璃管。该装置避免了唾液经口、唇流出时,唇部表面携带的细菌及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唾液飞溅,减少了唾液的损耗及对唾液的污染,且免除后期进行离心等操作,极大的将唾液收集至送检的步骤由繁琐变简单直接,且收集唾液的方式简便、安全,是一种以无创的方式达到最小化污染唾液性质的收集方式,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唾液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唾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液、龈沟液和黏膜渗出液等构成的混合性液体,储存了大量的人类口腔微生物和口腔局部组织以及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微生物和病毒的RNA和DNA等基因信息[2],人的唾液中99%成分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黏多糖、黏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唾液成分的变化与机体病理生理状态密切相关,被视为“人体健康状态的窗口”,分析唾液成分变化可有效反映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3]。唾液的定量分析可有助于“干燥综合征”等外分泌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唾液的定性分析在内分泌疾病等多学科疾病中,通过测定唾液中具体成分的浓度高低有助于疾病的诊疗。
目前临床最常采用的唾液收集方式主要有三种:EP管自然流取法,口中转动棉柱法、口中咀嚼棉柱法[1],这些方法均有可能给患者带来长时间张口疲倦、棉絮残留口中等各种不适。各类棉柱法收集方式后续需要离心等繁琐操作,令门诊首诊医生无法直接、直观的通过采集量判断患者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功能。重要的是,在此类唾液收集过程中,由于是直接由患者口腔流出或吸附至棉签后离心,均有可能因为患者晃动或医护人员采集时抖动等原因使唾液洒落,无法提供精确的唾液定量分析结果,亦有可能导致唾液污染,在进行唾液后续细菌学检测等定性检测时无法提供准确真实的结果。公开号为CN201922196921.0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唾液样本收集的新型收集管,该发明创造可有效防止唾液收集过程中的溅洒,但收集管中设计的多个弧面及扩口型唾液收集罩,均会导致唾液残留,对唾液的定量分析仍有一定影响。
由于现有唾液收集技术仍存在收集过程的污染可能、唾液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不够精准、患者不适感及唾液收集装置设计过于复杂等不足,这些不足都将增加患者就诊过程的不适感、影响患者诊治进程及造成医护人员感染等风险,急需一个设计简单、操作简便、可行性强及便于后续检测的唾液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根据血液收集原理,设计了一种通过舌下腺直接收集唾液的无创式的唾液收集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唾液收集装置,包括唾液采集器,所述唾液采集器由相互连通的吸盘、软管和带保护套的尾针组成,所述吸盘连接软管一端,软管另一端连接带硅胶保护套的尾针。
进一步地,还包括唾液储存器,所述唾液储存器与带保护套的尾针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唾液储存器为标注有刻度的真空负压玻璃管。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负压玻璃管内添加有抗凝剂或促凝剂。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和保护套均由硅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2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瓶放置架及酒架
- 下一篇:一种吸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