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路控制多位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1775.5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6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波;胡建信;许伟光;姚波;伊丽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华纳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85 | 分类号: | F16K11/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樊春燕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多位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路控制多位阀,其包括外壳、阀芯及驱动器。其中阀芯横截面为圆形,沿圆周设置多个内凹的流道,流道之间具有间隔部。外壳上设有多个开孔并套设于阀芯外部,间隔部紧贴外壳内壁。当阀芯在驱动器的带动下于外壳内转动时,开孔与流道能够形成以下位置关系:a)单个流道对应两个开孔;b)单个流道对应一个开孔。通过阀芯的转动即可实现单阀控制复杂的工作流程中气路的连接与密封,无需连接多个阀门。该多位阀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减少成本,且有利于设备后期的维护保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路控制多位阀。
背景技术
在痕量气体分析设备中,因吹扫、进样、出样等流程需求,往往需要将连通分析设备部件的各个气路进行暂时的接通与密封。这一系列操作通常由多位阀完成。但传统的气路多位阀流道设计简单,只能应用于比较简单的连接/密封方式,对于较复杂的气路设计和工作流程,则无法满足其工作要求。而多个电磁阀组成的阀组,虽经过设计能够实现工作流程,但大大增加了系统及工作流程的复杂性,且增加了成本,也不利于提高系统集成度及设备的后期维护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路控制多位阀。该多位阀仅通过阀芯的转动即可实现单阀控制复杂工作流程中气路的连接或密封,有效解决了传统多位阀流道设计简单而无法满足复杂气路设计和工作流程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路控制多位阀,其包括外壳、阀芯及驱动器;
所述阀芯横截面为圆形,沿圆周设置多个内凹的流道,流道之间具有间隔部;
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开孔并套设于所述阀芯外部,所述间隔部紧贴所述外壳内壁;
当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器的带动下于所述外壳内转动时,所述开孔与所述流道能够形成以下位置关系:
a)单个流道对应两个开孔;
b)单个流道对应一个开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孔的孔径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孔与所述流道还能够形成以下位置关系:c)开孔被单个间隔部完全覆盖以阻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间隔部最多只能完全覆盖一个开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孔为孔径相同的6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间隔部为3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孔与所述流道能够形成以下位置关系:i)所有所述开孔同时处于a状态;ii)一个开孔处于c状态,一个开孔处于b状态,其余开孔处于a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由圆柱形内杆和套设于所述内杆上的套环所组成,所述套环沿圆周设置多个镂空的孔洞,所述孔洞配合所述内杆形成流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设有流道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所述阀芯设有流道处设有开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阀芯之间还安装有驱动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路控制多位阀通过阀芯上的流道与外壳上的开孔相配合,仅通过阀芯的转动即可实现单阀控制复杂的工作流程中气路的连接与密封,无需连接多个阀门。气路控制多位阀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减少成本,且有利于设备后期的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华纳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华纳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1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及高回复经编仿平织组织面料
- 下一篇:一种玻璃对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