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悬臂盖梁预制拼装施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0930.1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珊;周广惠;孙丹平;范小叶;林海;全有维;梅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臂 预制 拼装 施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悬臂盖梁预制拼装施工系统,包括:预制盖梁、墩柱和吊具;所述吊具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顶部与吊车相连接,所述上连接部的底部设有旋转机构,所述下连接部的顶部设有调平机构,所述下连接部的底部与预制盖梁相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与调平机构铰连接。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拼接面连接质量以及吊装实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悬臂盖梁预制拼装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市政、公路桥梁工程中,预制盖梁下墩柱型式多以双柱、多柱墩为主,墩柱尺寸大,盖梁与墩柱连接点弯矩较小,墩顶处支点位于桥墩范围内,支点无偏距。而在城际轨道交通桥梁工程中,盖梁下墩柱多为独柱墩,盖梁呈双悬臂状态,桥墩与盖梁交界面弯矩大,且由于轨道交通桥梁运营过程中无法停运进行结构检修,因此对预制构件连接点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盖梁作为将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重要受力构件,如何保证拼接面连接质量,控制安装时轴线与标高偏差以及保证吊装实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悬臂盖梁预制拼装施工系统,以达到精确控制预制盖梁拼装的轴线和标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悬臂盖梁预制拼装施工系统,包括:预制盖梁、墩柱和吊具;所述吊具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顶部与吊车相连接,所述上连接部的底部设有旋转机构,所述下连接部的顶部设有调平机构,所述下连接部的底部与预制盖梁相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与调平机构铰连接。
优选地,所述墩柱的顶部设有挡浆模板。
优选地,所述调平机构包括横向调平油缸和纵向调平油缸。
优选地,所述墩柱的侧方设有登高车。
优选地,所述墩柱的墩顶下200mm处设有标高基准线,在所述标高基准线的正面与侧面均设置观测点,通过监控仪器进行实时测量观测。
优选地,所述监控仪器为全站仪或激光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专用吊具与监控仪器的配合使用,可保证盖梁预制拼装的精度控制,且不需要搭设临时支撑结构,保证了拼接面连接质量以及吊装实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具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具的侧视图。
其中,1-旋转机构,2-横向调平油缸,3-纵向调平油缸,4-预制盖梁, 5-监控仪器,6-吊车,7-挡浆模板,8-墩柱,9-登高车。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实用新型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0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线盒及接线盒组件
- 下一篇:一种水泵试验台小口径精密伸缩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