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实钻法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7752.7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廖金军;张凯文;苏亮;许爱凤;张双全;胡及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建康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钻法 混凝土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实钻法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的竖直滑轨、与竖直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固定在滑块上的钻机和用于向钻机施加恒定下行压力的恒力组件,钻机沿竖直布置,且机架的底部对应钻机的钻头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凝土试块的放置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该基于实钻法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装置保持对钻头的下行压力的恒定,因此,通过实钻法获得混凝土强度更加准确,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实钻法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钢筋商品混凝土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的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不但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也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凝土质量检测是整个检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且其强度则为其较为重要的性能参数。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式多样,但有些检测仪器庞大,需要操作人员较多,有些检测方式检测不够准确,还有些检测方式操作繁琐,检测仪器的定位、测量过程复杂,还有测量时需要反复调整对混凝土试件损伤较大,从而实用性较低。
现有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无损检测方法和有损检测方法两种。其中,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回弹法、超声波检测法、地质雷达检测法等,虽然无损检测方法不会对混凝土构件造成损伤,但是其检测出来的数据也仅仅是间接数据,需要经过换算才能够得到混凝土强度,其中的误差较大。有损检测方法包括钻芯取样法、拔出法等,都会对混凝土结构件产生了破坏,其中钻芯取样法是将取样试验室送检的方式进行检测,相比无损检测方法,有损检测方法能够直观的得到混凝土的强度数值,其检测结果相对会更加准确,但是对应的两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耗费人力大、偶然性大以及操作复杂的缺陷。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混凝土强度检测效率低、操作繁琐和准确性差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实钻法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装置,以解决混凝土强度检测效率低、操作繁琐和准确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钻法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固定于所述机架的竖直滑轨、与所述竖直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固定在所述滑块上的钻机和用于向所述钻机施加恒定下行压力的恒力组件,所述钻机沿竖直布置,且所述机架的底部对应所述钻机的钻头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凝土试块的放置区。
优选地,所述恒力组件为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配重机构。
优选地,所述配重机构包括配重箱和以可取放的方式放置在所述配重箱内的若干配重块。
优选地,所述恒力组件包括竖直布置的缸体和设置于所述缸体且与所述缸体滑动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分隔成上密封腔体和下密封腔体,所述上密封腔体连接有第一压力系统,所述下密封腔体连接有第二压力系统,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伸出所述下密封腔体的推力杆,所述推力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直滑轨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竖直滑轨和第二竖直滑轨,所述滑块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和与所述第二竖直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钻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恒力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传力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滑块锁紧在所述第一竖直滑轨的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二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滑块锁紧在所述第二竖直滑轨的第二锁紧螺栓。
优选地,所述滑块设置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用于固定并锁紧所述钻机的夹头。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夹头穿过的通孔和设置于所述通孔侧部的顶紧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7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污泥净水设施的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双舱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