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绝缘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75252.X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1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邓湘平;张宝;李丽;余刚;黄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03 | 分类号: | H01M50/103;H01M50/471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锂电池 绝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绝缘膜,包括底托、侧膜和海绵膜,所述底托两侧设置有平行的侧膜,所述侧膜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所述海绵膜;所述底托上设有多个电解液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侧膜上贴附海绵膜,将卷芯四周包裹并填充在铝壳内部,可以有效避免卷芯在铝壳内部晃动,起到减震、止动的作用,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由于底托上设有电解液孔,使得海绵膜能够吸附电解液,一方面可以防止铝壳内部负压化成抽液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卷芯达到均匀浸润与充分利用铝壳底部电解液的效果,进而提高锂电池的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绝缘膜。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产品、电动工具、新能源汽车、便携式储能、医疗设备等领域大量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源,国内锂电池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目前,主流的锂电池按封装方式一般分为圆柱、方形与软包,不同的封装结构意味着不同的特性,它们各有优缺点。
不同于圆柱与软包锂离子电池,对于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一般对卷芯包裹一层绝缘膜后进行入壳,入壳后卷芯四周存有一定的未填充空间,这使得卷芯在壳体内可能会产生晃动,从而引起安全风险。此外,这也增大了方形铝壳电池的注液量,而注液量的加大又会引起负压化成的抽液问题,处于铝壳底部的电解液无法被卷芯充分与均匀吸收,进而降低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锂电池电性能以及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绝缘膜,包括底托、侧膜和海绵膜,所述底托两侧设置有平行的侧膜,所述侧膜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所述海绵膜。
所述底托上设有多个电解液孔。
通过在侧膜上贴附海绵膜,将卷芯四周包裹并填充在铝壳内部,可以有效避免卷芯在铝壳内部晃动,起到减震、止动的作用,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由于底托上设有电解液孔,使得海绵膜能够吸附电解液,一方面可以防止铝壳内部负压化成抽液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卷芯达到均匀浸润与充分利用铝壳底部电解液的效果,进而提高锂电池的电性能。
优选地,所述底托上还设有定位孔,便于对包裹该绝缘膜后的卷芯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电解液孔呈阵列式分布。
优选地,所述侧膜两端部能够折叠贴合。
优选地,所述底托和侧膜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海绵膜为多孔海绵膜。
优选地,所述海绵膜的高度大于卷芯高度0.5-3mm。
优选地,所述海绵膜的宽度大于卷芯的宽度,且超出的宽度部分弯折包裹在卷芯两端的圆弧上。
优选地,所述海绵膜的厚度等于卷芯与铝壳内壁之间的垂直间距。
优选地,所述侧膜高度大于海绵膜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侧膜上贴附海绵膜,将卷芯四周包裹并填充在铝壳内部,可以有效避免卷芯在铝壳内部晃动,起到减震、止动的作用,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由于底托上设有电解液孔,使得海绵膜能够吸附电解液,一方面可以防止铝壳内部负压化成抽液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卷芯达到均匀浸润与充分利用铝壳底部电解液的效果,进而提高锂电池的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底托的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绝缘膜与铝壳、卷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5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开门式自动出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绕与叠片复合型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