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74170.3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瑞(无锡)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H01L33/06;H01L33/38;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熊启奎;周晓东 |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电流 扩散 led 芯片 结构 | ||
1.一种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通过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2)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在芯片结构上镀电流扩散层(5),电流扩散层(5)图形对应位于在P电极(7)的预留位置上,电流扩散层(5)的线宽比P电极(7)的线宽多2~4um,在电流扩散层(5)的基础上设置透明导电层(6),在透明导电层(6)上制作P电极(7),在暴露的N-GaN台阶部分制作N电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流扩散层(5)是利用PECVD镀膜技术沉积的SiO2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蚀刻技术制作电流扩散层(5)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透明导电层(6)是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的ITO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N、P电极的线宽尺寸为2.5~3.5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芯片衬底(1)为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LED芯片外延结构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2)、多量子阱层(3)和P-GaN层(4),或者是依次生长的N-GaN层(2)、多量子阱层(3)和P-GaN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瑞(无锡)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普瑞(无锡)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41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灯
- 下一篇:具有排水功能的万向筒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