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正压防护服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74009.6 | 申请日: | 202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4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平;代青;王云川;郑吟秋;何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13/002;A41D1/06;A41D27/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压 防护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正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服主体由一体成型的头罩、防护上衣以及防护裤组成;所述防护服主体上设有带有封锁装置的出入口;所述防护服主体上分别设有单向进气装置快接口和单向出气装置;所述单向进气装置快接口位于防护服主体的内腔部分连接有软出气总管,在软出气总管上连接有多根软空气出气分管;所述软空气出气分管的末端出气口处连接有消音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空气出气分管的末端出气口处设置有消音装置;使得正压防护服内噪音由100‑110dB最小降到了60‑65dB之间,既提高了实验人员在正压防护服内的舒适性,又满足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噪正压防护服。
背景技术
正压防护服作为一种有效且必要的防护用具,常用于高等级实验室以及病毒污染区域的紧急救护,保护人员不受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正压防护服也被称之为送气式防护服,在严密覆盖人员全身的气密防护服内冲入气体,使得防护服内的气压高于环境大气压,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达到对有害微生物的最大防护效果。
与此同时,ABSL-4实验室实验室内对于作业人员的活动和通讯都有严格生物安全和保密要求。正压防护服作为ABSL-4实验室关键个人防护装备,当防护服内噪声超过100dB时,噪声不仅会引起实验人员身体不适,而且严重影响实验室工作人员之间的正常沟通交流。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正压防护服均面临着噪声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噪正压防护服,以解决现有正压防护服内噪声太大,影响通讯并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不适应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噪正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服主体由一体成型的头罩、防护上衣以及防护裤组成;所述防护服主体上设有带有封锁装置的出入口;所述防护服主体上分别设有单向进气装置快接口和单向出气装置;所述单向进气装置快接口位于防护服主体的内腔部分连接有软出气总管,在软出气总管上连接有多根软空气出气分管;所述软空气出气分管的末端出气口处连接有消音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装置为气动消声器。
进一步的,所述软空气出气分管的末端出气口处通过软管快装接头连接气动消声器。
进一步的,所述软空气出气分管设置有4-5根。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出气装置设置有一个或者是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空气出气分管的末端出气口处设置有消音装置;使得正压防护服内噪音由100-110dB最小降到了60-65dB之间,既提高了实验人员在正压防护服内的舒适性,又满足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软出气总管和软空气出气分管的设置,进而对进入到正压防护服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分流,然后再对分流后的空气排出时进行降噪,相比较直接对一股较大的气流进行降噪,采用分流降噪,不仅对新鲜空气的注入影响更小,而且降噪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向进气装置快接口和软出气总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服主体,2-出入口,3-单向进气装置快接口,4-单向出气装置,5-软出气总管,6-软空气出气分管,7-软管快装接头,8-消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4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