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隔装置和电芯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3909.9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7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程芳燕;李柳;方杰;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2;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 装置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隔装置和电芯模组。分隔装置包括一个第一边构件和至少一个分隔构件,第一边构件包括有安装面,安装面设置有通风孔。分隔构件设置于安装面,朝向第一边构件的宽度方向凸出,分隔构件的宽度小于第一边构件的宽度。由于分隔构件的宽度小于第一边构件的宽度,且分隔构件设置于安装面,朝向远离安装面的方向限位构件,因此,当分隔装置用于组装电芯模组时,位于分隔装置两侧的电芯能够通过抵持分隔构件,从而避免电芯膨胀后相互接触,并使得相邻电芯之间形成一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连通电芯两侧的通风孔,由此使得风能够流经冷却通道,实现对电芯的冷却散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隔装置和电芯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芯充在放电时会产生热量,故需对电芯进行散热。现有的电芯模组大多采用风冷或液冷方式来对电芯进行散热,风冷模组主要是将冷风通入各电芯之间的间隙,通过风的流动以带走热量来达到散热效果,同一电芯模组内相邻的电芯之间通常会设置分隔装置,分隔装置使得电芯能够固定在电芯模组内,且相邻电芯之间能够形成一通风空间,使得风能够流经通风空间以此来达到对电芯散热的效果。
传统的分隔装置采用回形框隔板,回形框隔板为镂空结构,回形框隔板的宽度决定模组内相邻电芯之间的距离,但位于回形框隔板两侧的两个电芯的间隙设计过大时,会导致电芯在循环冷却过程中没有束缚,从而使得电芯膨胀变形,且电芯内部极片的接触变差,导致循环冷却的衰减加速,电芯的直流内阻的增长加快,从而降低电芯模组使用寿命,因此回形框隔板的相邻电芯的间隙设计通常较小。但当回形框隔板的相邻电芯的间隙设计过小时,在电芯模组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芯膨胀,电芯会占据通风空间,对风的流动造成阻塞,进而导致电芯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而积累,容易引发电芯模组热失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能够限制电芯膨胀变形并满足电芯的散热需求。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分隔装置的电芯模组。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分隔装置,一个第一边构件,所述第一边构件包括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置有通风孔;至少一个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朝向所述第一边构件的宽度方向凸出,所述分隔构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边构件的宽度。
根据本申请中实施例的电芯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分隔构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边构件的宽度,且所述分隔构件设置于安装面,朝向远离安装面的方向凸起,因此当电芯和分隔装置组装为电芯模组后,相邻电芯之间能够被分隔构件隔开,形成连通电芯两端的冷却通道。由于电芯的宽面抵持于分隔构件,窄面抵持于安装面。因此分隔构件能够限制电芯的膨胀,进而避免电芯因膨胀而阻塞冷却通道。因此风能够从电芯模组的一端进入冷却通道,自电芯模组的另一端离开,由此实现对电芯的散热和避免电芯膨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沿远离所述第一边构件的方向,所述分隔构件依次包括有第一子分隔构件和第二子分隔构件,沿所述第一边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子分隔构件与所述电芯抵接的抵接面超过所述第二子分隔构件与所述电芯抵接的抵接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所述分隔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分隔构件;
所述分隔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构件和多个第一限位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分隔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且朝向所述第一边构件的宽度方向凸出,沿所述第一边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子分隔构件与所述电芯抵接的抵接面超过所述第一限位构件与所述电芯抵接的抵接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构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构件上,所述限位构件朝向所述第一边构件的宽度方向凸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边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分隔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3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体修复填充辅助结构
- 下一篇:高频信号收发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