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采油树控制模块用压力平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3025.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王贺猛;周学军;刘海军;闫嘉钰;游银花;孙钦;钟雨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冀志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采油 控制 模块 压力 平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采油树控制模块用压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油树阀门PV、海水外压平衡装置和压力平衡控制模块。其中,采油树阀门PV的活塞处端口与阀门活塞端管线相连,阀门活塞端管线另一端经控制路液压接头与压力平衡控制模块的外壳相连;采油树阀门PV的弹簧腔端口与阀门弹簧端管线相连,阀门弹簧端管线另一端以及压力平衡控制模块的回油管线均与采油树阀门回油汇流装置的汇流输入端口相连,采油树阀门回油汇流装置的阀门回油汇流输出端口与海水外压平衡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水下油气生产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采油树控制模块用压力平衡系统,属于水下油气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水下采油树控制模块安装在水下采油树上,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水下采油树状态监测及水下阀门的控制,是海洋油气田开发水下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水下采油树阀门的执行机构内部设计有压力平衡装置,水下采油树控制模块的液压系统设计也需要压力平衡装置。然而,这两部分的压力平衡装置独立工作,单独设计,使得系统结构庞大复杂。另外,水下采油树阀门在水下运行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对执行机构内的压力平衡装置进行油液补偿,也会带来额外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采油树控制模块用压力平衡系统,系统结构简单,且压力平衡系统能够自补充,免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采油树控制模块用压力平衡系统,其包括:采油树阀门PV、海水外压平衡装置和控制模块的压力平衡部分;所述采油树阀门PV的活塞处端口与阀门活塞端管线相连,所述阀门活塞端管线另一端经控制路液压接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的外壳相连;所述采油树阀门PV的弹簧腔端口与阀门弹簧端管线相连,所述阀门弹簧端管线另一端以及控制模块的回油管线均与采油树阀门回油汇流装置的汇流输入端口相连;所述采油树阀门回油汇流装置的阀门回油汇流输出端口与所述海水外压平衡装置相连。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集成设置的压力控制子模块和压力平衡控制子模块。
进一步,所述压力控制子模块包括控制模块低压回油支路、控制液输入管线、控制模块高压回油支路、若干电磁换向阀和若干控制支路压力传感器;各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端口与所述控制液输入管线相连,各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回油端口与所述控制模块低压回油支路相连,各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油端口分别与一所述控制支路压力传感器相连,各所述控制支路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模块的外壳相连。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低压回油支路和控制模块高压回油支路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相应支路上的压力进行检测低压回油支路压力传感器和高压回油支路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压力平衡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排放支路、第二排放支路、容积补偿支路和第三排放支路;所述第一排放支路与所述控制模块高压回油支路相连,用于当所述采油树阀门PV关闭时阀门活塞腔内液压油通过所述阀门活塞端管线、控制模块高压回油支路和第一排放支路排出系统;所述第二排放支路与控制模块低压回油支路相连,用于当所述采油树阀门PV关闭时阀门活塞腔内液压油通过所述阀门活塞端管线、控制模块低压回油管线和第二排放支路排出系统;所述容积补偿回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低压回油支路和控制模块高压回油回路连通,且所述容积补偿支路上设置有压力补偿器,用于在需要时将所述压力补偿器中的液压油补充给所述第一排放支路和第二排放支路,以平衡控制模块内部管线与海水深度带来的压力变化;所述第一排放支路、第二排放支路、容积补偿支路的输出端并联后与安装在所述控制模块的外壳上的回油路液压接头相连。
进一步,所述容积补偿支路与所述控制模块高压回油支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控制模块高压回油支路内高压液压油进入所述控制模块低压回油支路。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放支路与所述容积补偿支路之间通过所述第三排放支路相连,使得所述控制模块低压回油支路内的液压油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排放支路和第一排放支路共同排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3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析留置导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内波纹管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