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2383.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陆秋泉;黄毅龙;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鳗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36/04;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350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过水渠、沉淀井和复数个养殖腔,所述过水渠的出水端与所述养殖腔连通,还包括排污井,复数个所述养殖腔对称设置于所述排污井外侧;所述排污井装设于所述过水渠一侧;所述养殖池内还设置有过滤池;所述排污井分别与所述养殖腔和沉淀井连通;所述沉淀井与所述过滤池间通过错层出水管连通,且所述错层出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沉淀井内,该错层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过滤池内;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通道,所述错层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所述过滤通道与所述过水渠的进水端连通,且所述错层出水管的出水端低于所述过水渠的进水端。可取代生物净化膜,实现对排泄物的过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鱼类养殖业而言,养殖用水的品质至关重要。为确保鱼类能够在水质稳定的而环境中生存,养殖池通常采用水循环系统,实现养殖水的循环利用。而鱼类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需要采用物理过滤手段以实现对排泄物的过滤。现有技术中,采用了生物净化膜对水中的排泄物进行过滤,但采用生物净化膜进行过滤容易堵塞,因此需要经常对生物净化膜进行更换,成本较高,且过滤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殖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过滤效果不佳、成本较高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养殖池内设置有过水渠、沉淀井和复数个养殖腔,过水渠的出水端与养殖腔连通,还包括排污井,复数个养殖腔对称设置于排污井外侧;
排污井装设于过水渠一侧;
养殖池内还设置有沉淀井和过滤池;
排污井分别与养殖腔和沉淀井连通;
沉淀井与过滤池间通过错层出水管连通,且错层出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沉淀井内,该错层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过滤池内;
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通道,错层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过滤通道与过水渠的进水端连通,且错层出水管的出水端低于过水渠的进水端。
进一步的,排污井通过第一排污管与养殖腔连通;
排污井通过第二排污管与沉淀井连通。
进一步的,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
第一引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引流部的第一端皆装设于过滤池内壁;
过水渠的进水端位于第一引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引流部的第一端间;
错层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第一引流部的第一端与过滤池的内壁间;
第二引流部不完全地包绕于第一引流部的第二端外,以形成过滤通道。
进一步的,沉淀井内设置有第三引流部;
第三引流部一端装设于沉淀井与过滤池相邻一侧的侧壁,以使第三引流部与沉淀井内壁形成沉淀通道。
进一步的,错层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沉淀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井远离所述过滤池的一端底部开设有沉淀槽;
所述沉淀槽位于所述沉淀通道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槽深度为30cm~50cm。
进一步的,所述过水渠包括第一过水渠和第二过水渠;
所述排污井装设于所述第一过水渠和所述第二过水渠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鳗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鳗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2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利用煅烧尾气的母液浓缩处理用喷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