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鲤鱼孵化循环水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69791.2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葛彦龙;李池陶;贾智英;胡雪松;姜晓娜;程磊;张玉勇;石连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02;A01K63/04;A01K61/17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鲤鱼 孵化 循环 过滤 装置 | ||
一种鲤鱼孵化循环水过滤装置,它涉及水产孵化设备。它解决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外桶、沉淀分水组件和过滤桶组件组成,沉淀分水组件和过滤桶组件设在外桶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精简,容易加工安装;采用多组竖直圆筒过滤,使流水完全通过滤材,各层滤材都可以充分过滤,没有死角,过滤效率高;沉淀仓沉淀了大部分大颗粒污物,不会带到滤材上,减轻了滤材的过滤压力,减小滤材换洗次数;四、因为采用滤材的分组后,滤材体积较小,滤材也更容易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孵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鲤鱼孵化循环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过滤槽将较多的滤材放入较大的过滤槽中,过滤槽上部有个较大的过滤盒放入滤棉,用于物理过滤较大的颗粒。这种过滤设备没有沉淀过程,滤棉很容易堵塞而失去过滤功能。而因为过滤槽太大,水流没有充分的通过底部滤材,而选择阻力最小的上部流水去汇聚到水泵周围,这样过滤槽的成为一个敞开的流水渠,产生了很多流水死角而失去了过滤的功能。为了保证充分的过滤,需要将较大的水槽分布成多个细长的水槽,其中滤材依次排列,就可以保证水流通过所有滤材,保证了所有滤材的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鲤鱼孵化循环水过滤装置,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鲤鱼孵化循环水过滤装置,由外桶、沉淀分水组件和过滤桶组件组成,沉淀分水组件和过滤桶组件设在外桶内;
所述的沉淀分水组件由进水分水桶、进水管、进水管支架、进水分管和沉淀仓组成,进水管设在进水分水桶的桶心内的上半部,进水分管设在进水分水桶的外桶壁的上部,进水管支架设在进水分水桶的上端,沉淀仓设在进水分水桶的下半部;
所述的过滤桶组件由进水口限位槽、隔板、隔板限位柱、出水口、过滤桶和滤材组成,进水口限位槽设在进水分水桶的外桶壁的左上部,多个隔板限位柱设在过滤桶的内壁上,隔板上、下放置在过滤桶内壁的隔板限位柱上,隔板上开有孔,滤材置于隔板上,出水口设在过滤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鲤鱼孵化循环水过滤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结构紧凑精简,取材容易,也容易加工安装;二、采用多组竖直圆筒过滤,使流水完全通过滤材,各层滤材都可以充分过滤,没有死角。上部滤材半干,底部滤材浸泡在水中,有利于空气有氧分解和底部的生化分解,过滤效率高;三、初步沉淀、滤材不易脏。沉淀仓沉淀了大部分大颗粒污物,不会带到滤材上,而减轻了滤材的过滤压力,减小滤材换洗次数;四、因为采用滤材的分组后,滤材体积较小,滤材也更容易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进水分水桶和过滤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外桶1、沉淀分水组件2和过滤桶组件3组成,沉淀分水组件2和过滤桶组件3设在外桶1内;
所述的沉淀分水组件2由进水分水桶2-1、进水管2-2、进水管支架2-3、进水分管2-4和沉淀仓2-5组成,进水管2-2设在进水分水桶2-1的桶心内的上半部,进水分管2-4设在进水分水桶2-1的外桶壁的上部,进水管支架2-3设在进水分水桶2-1的上端,沉淀仓2-5设在进水分水桶2-1的下半部;
采用沉淀仓2-5可以防止滤材的堵塞,延长过滤时效。
所述的过滤桶组件3由进水口限位槽3-1、隔板3-2、隔板限位柱3-3、出水口3-4、过滤桶3-5和滤材3-6组成,进水口限位槽3-1设在进水分水桶2-1的外桶壁的左上部,多个隔板限位柱3-3设在过滤桶3-5的内壁上,隔板3-2上、下放置在过滤桶3-5内壁的隔板限位柱3-3上,隔板3-2上开有孔,滤材3-6置于隔板3-2上,出水口3-4设在过滤桶3-5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9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