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球囊扩张和推送支架的球囊微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69629.0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席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席刚明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4;A61F2/958;A61F2/966;A61F2/9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扩张 推送 支架 球囊微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球囊扩张和推送支架的球囊微导管,包括连接的操作端和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包括内导管、球囊外导管和球囊;内导管为空心结构,其内形成一内腔;内导管设置于球囊外导管内,且与球囊外导管同轴;内导管与球囊外导管之间形成一外腔;球囊设置于球囊外导管上并靠近其远端,与外腔相通,可通过外腔使球囊充盈膨胀;操作端设置于导管本体的近端,包括主通道和侧孔;主通道与内腔连通,侧孔与外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微导管可通过一根微导管进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省略了多根微导管和多根微导丝的使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医生的手术压力;节省了手术所需费用,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治疗导管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球囊扩张和推送支架的球囊微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颅内动脉严重狭窄,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单纯球囊扩张术;2)支架置入术;3)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其中,以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应用较多。
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的具体手术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200cm长的微导丝A带着微导管A,通过闭塞段,到达远端正常血管腔内,并通过微导管A进行造影确认其位于血管腔内;
2)撤下微导丝A,再经过微导管A造影,确认微导管位于血管腔内;
3)将300cm长的微导丝B,经过微导管A,输送至闭塞段远端血管腔内,接着撤下微导管A,将微导丝B留在血管腔内;
4)沿着微导丝B,将一枚球囊输送至闭塞段,对闭塞段进行扩张,扩张后撤下球囊,并进行造影,确认闭塞血管被开通;
5)沿着微导丝B,将一根微导管B输送至狭窄远端正常血管腔内,撤下微导丝B;
6)通过微导管B,使用微导丝C将一枚支架推送至闭塞段血管腔内,并释放,撤下微导管B,造影,确认支架位置良好。
7)撤下推送支架的微导丝C,并撤下其他导管,再造影,见血管恢复正常,手术结束。
可见,一次完整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介入治疗包含诸多步骤,耗时数小时,使用较多器材,较为耗费手术医生的精力和患者的开支。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减少部分手术步骤,且能达到同样手术效果的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将球囊扩张功能与置入支架功能结合的球囊微导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球囊扩张和推送支架的球囊微导管,包括连接的操作端和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包括:
内导管,为空心结构,其内形成一内腔;
球囊外导管,内导管设置于球囊外导管内,且与球囊外导管同轴;内导管与球囊外导管之间形成一外腔;和
球囊,设置于球囊外导管上并靠近其远端,与外腔相通,可通过外腔使球囊充盈膨胀;
操作端设置于导管本体的近端,包括主通道和侧孔;主通道与内腔连通,侧孔与外腔连通;
球囊外导管根据外径的大小分为三段:近端部、中间部和远端部;近端部的外径相同且大于远端部的外径;从近端到远端的方向上,中间部的外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导管本体的长度为100~300cm。
进一步地,近端部的长度为50~90cm,外径为0.9~1.1mm;远端部的长度为60~100cm,外径为0.8~1.0mm。
进一步地,内导管的内径为0.5~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席刚明,未经席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9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环形取暖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血液内科用血液样本存放箱





